微信分享图

史上被亲吻次数最多的脸蛋

2015-05-07 15:04

  盆栽植物和俗气小雕像是典型的家居装饰物,不过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法国,那么你家里很有可能还挂着一个神秘的美丽少女的死亡面具。

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死亡面具: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就是模仿她的……

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死亡面具: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就是模仿她的……

  这个面具被称为“L’Inconnue de la Seine”,即“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她的起源直到今天仍然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

  据传18世纪末的某一天,在巴黎卢浮宫旁的塞纳河里,人们发现了一具少女的尸体。她的死亡被认为是自杀,因为没有任何他杀或疾病的证据。

  这名少女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但即便在死神的怀里,她也展现出惊人的美貌。负责处理尸体的病理学家被她的优雅仪容深深打动,于是他用蜡石膏浇铸了她的脸蛋。自此,她永生了。

  她脸上的表情平和安详。她双眸紧闭,好像身处睡梦之中;她的嘴角微微上翘,让人觉得她此刻经历的梦境一定和她的脸蛋一样美丽。后来有人用“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表情”来形容一个人宁静死去时的样子。

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死亡面具: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就是模仿她的……

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死亡面具: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就是模仿她的……

  德国人Ernst Benkard在编纂死亡面具图集时第一次提到她(1926年)。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道:

  “于我们,她是一只柔软的蝴蝶——

  无忧无虑地展翅飞翔——

  但她柔软的翅膀过早夭折。”

  在第一个面具出现之后的数年内,无数复制品涌现而出。她那平和的气质使其成为巴黎波西米亚世界的一个固定成员。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甚至称赞她的微笑是当代的蒙娜丽莎。她引起人们的谈论、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同时提醒人们生命与死亡的真实性。

  她的影响力远不限于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的年轻姑娘都试图复制她那柔软的面容。她就是那个时代的It Girl(形容迷人性感、富有活力,对流行文化起到革命性影响的人),启发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1934年为这个神秘少女写了一首诗,名为“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对世界毫无眷恋,

  急着落幕人生。

  我看着这个白色的面具,

  你那毫无生气的面容。”

  不过讽刺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是根据她的容貌制作而成的。挪威的玩具制造商Asmund和奥匈-捷克的医师Peter Safar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他们的“救援安妮”玩偶,用以协助心脏复苏训练;并且这个玩偶沿用至今。也就是说,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现在是史上“被亲吻次数最多的脸蛋”了。

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死亡面具: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就是模仿她的……

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死亡面具:世界上第一个心脏复苏模型就是模仿她的……

  总而言之,一名少女在塞纳河投河自尽。当她被人拉上岸后,她那迷人的面容自此成为了生命脆弱的提醒。她恐怕自己都不知道,她会在死后获得永生。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