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一个晴朗的上午,我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正在为这本书写前言。此时,心里百感交集……
一首优美的乐曲,会激起听者浪漫、温暖或感伤的情怀;一幅优美的画面,也会带给观者类似的情感共鸣。我不是音乐家,却痴迷于美好的音乐,听着自己热爱的乐曲,躁动的心会止息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作画是安详快乐的。
热爱,是做一切事情最单纯、最有效,也最不计回报的前提。我对水彩风景画的投入,就是基于这种原动力,它让我甘愿倾囊而出,甘愿辛苦奔波,甘愿忍受寂寞,坐在野外的某个角落,品尝着创作的兴奋或烦恼。
这本书的将要出版,是因缘的成熟,在我独自探索水彩风景写生几年之后,它给了我一个总结经验,分享体会的机会。
在当代的中国,相对于油画、中国画,水彩画是比较寂寞的画种,虽然它的历史(西方水彩画)已有五、六百年,传入我国也已有一百多年了。但比较同样源于西方的油画在中国轰轰烈烈的迅猛之势,水彩画的状况就冷清得多。然而,这也并不妨碍一部分人群对它的特殊喜爱。
我与水彩画结缘很早,儿时懵懂的年龄,作中学美术教师的母亲时常带着我们外出旅行,她每次总带着简易的水彩工具,描绘旅途中的风景。记得小学三年级暑假,母亲带着我和刚上初中的哥哥,从山西到北京、沈阳、大连、天津、北京转了一圈。那时候经济紧张没有住旅馆的概念,一路投亲靠友,吃饭、进公园什么的都精打细算。每到一处景区,她就找一个角度坐下来画风景……那个夏天我们大开眼界,开心极了。我母亲也收获了一批水彩画。虽然我当时并未留意,而是在附近忘情地玩耍,但母亲安静地坐在远处的小小身影,已在我心灵深处形成一个凝固的定格。这种影响看似不经意,却直接把我引向绘画之路。初中毕业后我就考入美院附中接受专业的绘画教育。
在大学我的专业是中国画,与水墨打了一些年交道。然而西式训练对我的影响还是颇大的,色彩的印记在我心里不仅一直未能淡去,我对它的渴望反而日益强烈起来。
2000年开始,由于工作之需,我经常带学生下乡写生。大自然的风情万种总是能轻易地俘获我的心。此时青少年时代那些曾经游历的记忆又渐渐鲜活起来了。当2004年暑假我决定去新疆采风时,开始认真思考应带何种绘画工具。速写工具最为简便,但不能满足色彩之需;油画、丙稀画材料又过于沉重。突然我意识到,水彩画工具是此行的不二之选!我的心激动起来,不安与兴奋并存。我从未正式使用过水彩画工具,虽然它们轻便简练,但它的难以驾驭也是众人皆知的。这时,母亲对景写生的小小身影又浮现了出来……。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实实在在地去触摸这个令母亲牵挂了半生的画种。
从此,我与水彩画再续前缘,展开了至今仍在继续的探索之旅。我的水彩风景写生大部分利用工作之余展开,作为职业教师,业余时间相对比较充分,我尽可能利用寒暑假大段的时间和把握单元课程间隙相对连贯的小段时间。6年以来走过了包括北京郊区和祖国西部由北向南的广大区域……
每一次愉快的旅程都带给我许多期待和满足,水彩风景写生成为我外出主要的生活方式,作品是我用画笔写下的一篇篇日记。说不清楚自己对游历和绘画的迷恋哪一个程度更深,也许它们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绘画的旅行会让我惶恐不安,仅仅带着照相机的游走也显得无聊乏味。这注定了我大部分的游历只能是一个人的孤独旅行。未知的新鲜旅程带我的除了有冒险、紧张、感动和收获外,还有那不绝如缕的蚕丝般的乡愁。
成功与失败是并存的。我常常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爬山涉水,在无路的密林和野草间穿梭往复,对我来说,每一幅画面最初的情感定位和构图是至关重要的,仓促任意的随遇而安不是我的作风,那会让我心里没底而导致失败。然而有时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也会带来突然地惊喜,那时候我会毫不迟疑地坐下,以最快的速度勾画简单的铅笔稿,并以酣畅淋漓的笔法让水色交融于画纸之上。水彩画就是这么奇妙,它的理性和激情总是合而为一,在已知领域产生无穷的意外效果,这就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本书中,我将以实践过程的切身体会,把自己的心得与朋友们分享,它们是我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我将对工具材料作概括的介绍,并帮助大家在外出之前作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涉及到在绘画过程中应考虑的构思,构图,以及色调的把握等问题。一幅具体的画该如何开始、进行和完成?我也将把具体的步骤示范给大家。在我看来,许多花哨的特效不是本书所讨论的内容,因为在外面短短的写生时间是没有太多的精力来使用那些特技的,况且对大自然真正的感动会产生相应的表现技法,不需人为刻意地事先设计,这是风景写生真正的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水彩风景写生经验较少的朋友提供一些切实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大胆的去尝试水彩画,这会改变人们过去对水彩画的片面印象。当然成功必然是以艰苦的大量练习为前提的,同时也会伴随相当多的失败。然而哪一门技艺的掌握不是经历这样的过程呢!只要你能坚持下去,饱满甜美的果实终会沉甸甸地缀满枝头。对于那些已有丰富经验的水彩画家来说,当您偶然翻阅这本书时,我希望这些体会能得到您的共鸣、交流和不吝赐教,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是我绘画旅程中的一个小小站牌,我的旅程也还将继续下去……
作者:郭轶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