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波波不善酒却酷爱茶。
波波的工作室,前厅就是间茶室,接地四十平方米。入口经一老石门,过灰砖玄关,左转便望见了单纯的茶室。瓦顶木梁下,茶桌纯净端庄,正墙上悬挂范迪安先生行书“掇白园”。左墙开两扇细高玻璃窗,光线与细竹一并透进室内。一旁朴拙的老杉木成架上,齐整地摆着几行宋代陶制茶罐,不大的空间内,养出了闲静与沉着,眼见之处,似乎都透出两个字:不急。
喝茶,在雄波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除了茶好以外,此人亦极有茶相:绵衫布衣、肌肤紧致,近年剃了光头,然而没有“青皮”或“多肉”那类光头的张扬,也没有“油腻”那种光头的浊气,倒更像一颗光滑清爽的鹅卵石,静态时“岩韵”十足,笑得灿烂时似有枞野之气溢出。他说话不多,话题也总是由茶友随性道出,偶尔他会和着谈几句,再专心致致冲泡第二道茶,待冲泡第三道茶时,通常话题已变,他还是态度专一,也许也会从容地和着新话题谈下去,话很合味,也耐品。他就像一泡耐品的岩茶,冲出各道都有新意。
“掇白园”茶室落成于2012年底,因其位于老仓山的“红门”艺术区,离老美院很近,教授们也喜欢摸到这里来喝茶,因此,午后或夜晚常常是群贤毕至,人气颇佳。和波波喝茶,不免遇到一些有趣的人,他们不是有点“神”就是有点“高”。彼此在茶味的作用下,气爽神畅,谈笑风声,渐入佳境。艺术的思想最容易在茶的交融中自然地发酵,谈至兴起,他们其实茶味也忘了,这时雄波只管乐乐美美、泡茶品茶。茶室内各路神仙一波接一波的海侃和学术话题,甚至专题演讲,正是波波乐意旁听与细细品味的。一位高人曾说过:喝什么茶,在哪喝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喝茶。而待波波一人喝茶时,一切又归于平静与内省。此刻,在这个时有雅集的“掇白园”茶室,他大概可以慢慢地反咀丶综合与参悟“诸子”们的茶话神语,正是惬意之时。喝什么茶,在哪喝,又变得重要起来。
“掇百园”落成和波波回母校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读艺术硕士都在2012年前后。这个时期波波的创作出现了活跃状态。以文化人和艺术家形象为主的《诸子》油画肖像系列形成于2014年,画中人物几乎都是“掇白园”的常客。显然,波波画“诸子”,是不画不为快,必须的要画的。这批动机单纯、随心而发,几近单色灰白附和着淡茶色调的绘画中,所及人物都出现在一个极简的空间里,人物以外的物件甚至连座椅部分都尽量忽略,也不曾出现具体的茶具。人物的神情在松弛中似有所思,透出了文化人和艺术家的事茶状态,有茶韵而绝无酒气,与波波自身的精神状态很吻合。画面章法与空间布局阔绰而虚幻,以虚为基底的边缘线松弛灵动,使现实中的人物开始变得玄虚和梦幻。这种难度很高的手法也体现了波波多年来在造型上的锤炼。
《诸子》系列中,波波借茶创造了一种虚的情境,使人物由客观中的“实”,进入了心相的虚,从而使精神内容得以提纯,形成了波波独特的个人感受和表现手法。观赏这些安静的绘画,就如同点燃一柱香,沏上一壶好茶,眼中香柱静静升腾,鼻中烟香茶香相和,口中茶甘清彻润滑。心境便也如香如茶了,一个画家如果有某种明确的感受要表达时,也必然会有一批好的作品问世。茶是爱茶人之间思想互动的媒介,波波的绘画将这些茶友的外在形象融入了个人的思想和情怀,并指向了虚与静的深处。
《失语园》是更具有东方观看特质的一组作品,同为淡灰单色的调性,细高的格局里,可见细窗或细门后紫竹侧立微探,似有轻语细语,光源从画的背后透出,甚是空灵。观竹是古代中国文人自省的方式,而观竹从窗和门,尤其是细而高的窗门观看,更有窥视的感觉,这种不见全貌的观看,强调了约束和克制,和古人观竹的清、简、雅的心境相比,更突出了约束的感受。竹在古代被中国的文化人赋予了很高的情怀与精神境界,是高洁的象征。然而在当下,竹的物种没有变,时间变了,环境变了,人变了,观竹的心情也变了。
进入了现代化进程,高科技给人类提供了超级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已到了空前的程度,而且人类的欲望也永无止境,人们热衷于移山倒海。竹这样的植物,显然早已从文人心中的高端地位上沦落为一般的观赏植物,可以批量种植与批量供应,随时可以被运至各种场所任凭设计种植,以装点各种场所。《失语》系列像是竹的挽歌。这些窗门后的竹,作者让它们还原了文人眼中竹的气质,然而灰旧的色调仿佛是一种逝去的精神的追忆。之后的《武夷印象》风景系列定的基调也对应如此。
波波的绘画不是简单地在现对象或写生对象,而是通过这些形象来写人性、写人生、写生命。这几年来,波波对中国文人情结与当代国际间错结复杂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冲撞,有许多的体会和思索,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使自己的思维和表现手段跳出了描摹外部形像的陈式,进而转为以外部形象为借题,主要表达主观感受,艺术语言的深度和成熟度有了更深的拓展,艺术境界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他还大胆地试用综合材料和装置手法来表现这些冲撞,产生了如以中国塔为题材的《乌与白》和以中国式木柜为材料的《翅膀》等装置作品。这些都是他的大胆和有益的尝试。祝愿波波在这有益的新开端上继续顺利前行,并期待新的作品问世!
一一李晓伟2016.1.3于红门
作者:李晓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