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闲话战汉玛瑙器

  图1 国家博物馆藏战国素面斜棱环(白色)

  图2 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战国墓出土的素面斜棱环(红色)

  图3 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觿形器

  图4 扬州市甘泉老虎墩汉墓出土玉剑璏

  古人云“美石为玉”,玛瑙的矿物成分二氧化硅类由于质地坚硬且颜色瑰丽,一直作为玉石的一种,长期以来便作为装饰品而为人所共知。通常以有缟状纹者称为玛瑙,无缟状纹则称为玉髓。“玛瑙”一词最早见于魏文帝《玛瑙勒赋》:“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玛瑙,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殊不知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玛瑙制作的饰品出现并使用,2006年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氏族墓地便有玉髓玛瑙质地的珠、管、坠子等出土。

  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成为玛瑙类饰品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玛瑙从西周组玉佩中单纯的珠子开始向大型佩饰件演变,逐渐成为组玉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素面斜棱环(图1)最为典型,这类佩环断面近似于菱形或有的起平台面,表面打磨光素,不加纹饰,以“材质之莹润、斑斓和加工精整见长”(傅忠谟语),最早见于洛阳中州路春秋晚期墓中,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战国墓中亦有较多出土(图2),山东地区亦有较多考古发现。这类战国玛瑙环多以白色或透明色为多,以带红色缟状纹着最为珍贵。另外,战国组玉佩中玛瑙质地觿形器(图3)也是较为典型的玛瑙器,在山东曲阜战国墓中曾出土3件。此类玉觿体型若抽象龙形,中有孔道用以佩系,多在组佩下端,撞击时发出悦耳的声音,有“行则鸣佩玉”(《礼记》)的效果,又其形似牙,故又称其为冲牙。此外竹节形玛瑙管、虎头形玛瑙珩亦是战国齐地玛瑙所常见,市场亦可觅到,现在价格都不菲了。

  战国时期大量出现的素面斜棱环到汉代则渐渐不再流行,作为人体装饰的玛瑙到汉代以玛瑙珠串为主。但在先秦玛瑙一直都是作为纯装饰品与其他玉器类制品配合使用,不能独当一面成为独立器物,到汉代这一情况开始被打破。汉代玛瑙不仅只作为珠玉环佩的一种,同时开始使用在装饰与实用并举的玉剑具上,多见制成剑璏使用,此外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汉代玛瑙印章出土(扬州甘泉老虎墩汉墓)。关于汉代玛瑙的使用,其颜色依旧以白色透明及带红色缟纹者为主,那些用带有红缟纹并白色水晶结晶的玛瑙所制成的玉剑璏(图4),其红颜色雄浑大气,堪称汉代玉器精品。可惜的是这类材质玛瑙在汉代以后便不再出现。直到近年来在东北阜新朝阳地区发现有类似颜色的缟玛瑙,为现在玩家所称为“战国红”玛瑙,另又有在四川大凉山地区发现同样有鲜艳红色的所谓“南红”玛瑙,这些新发现的玛瑙矿种为战汉时期玛瑙材质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来源:人民美术网-收藏-玉器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