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学成才 痴迷戏剧人物

2017-12-05 16:17

(原标题: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学成才 痴迷戏剧人物)

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学成才痴迷戏剧人物
王怀民的第一件皮雕戏剧人物作品“美猴王” 苍雁 摄

中新网吉林12月5日电 (记者 苍雁)吉林市65岁的王怀民老人从年轻时起痴迷皮雕艺术,不仅自学成才,还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皮雕工艺,用一张张粗糙的皮革,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戏剧人物。

王怀民用三个月的时间制成中国戏剧人物穆桂英 苍雁 摄
王怀民用三个月的时间制成中国戏剧人物穆桂英 苍雁 摄

“这是用皮革做出的穆桂英、美猴王,头饰、挂穗、靠旗都是用皮革完成的。”5日,在王怀民家中,他指着自己的作品一一讲述着其中的故事。

1976年,部队转业后的王怀民和当地一个老皮匠学起了制“皮件”。彼时的王怀民,因自幼喜欢绘画,故对美术情有独钟。

在一次裁剪皮革时,王怀民突现灵感。“我觉得可以将美术、裁剪、雕刻、木工结合在一起。”王怀民自此开始了自己的“皮雕人生”。

皮雕作品栩栩如生 苍雁 摄
皮雕作品栩栩如生 苍雁 摄

王怀民自己创作的第一件戏剧人物皮雕作品是“美猴王”。设计、选料、下料、雕刻、上色……每一个细节,王怀民都认真琢磨。“皮子的韧性,会影响成品的保存时间和展现的光影效果。”王怀民时刻提醒自己细节的重要。

这件“美猴王”作品高约50厘米,身着战袍,头戴宝冠,右手向上抬起,手指指向上方,将冠上一根花翎握在手里。后背上插着四面靠旗,眼望远方,精神抖擞。

此后,王怀民又完成了一件件作品。其中,高58厘米、宽36厘米的穆桂英皮雕是王怀民较为满意的作品之一。“头部塑形很难完成,因为她的头发也是皮革做的,需要固定,并且有柔和的颜色。”王怀民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穆桂英作品。

王怀民比较满意的作品“穆桂英” 苍雁 摄
王怀民比较满意的作品“穆桂英” 苍雁 摄

王怀民出生在乌拉街满族镇,他告诉记者,早在女真时期,乌拉街便有和他皮雕类似的皮具制作工艺。“那是满族的传统工艺,但现在几乎失传了。”

痴迷皮雕艺术的王怀民 苍雁 摄
痴迷皮雕艺术的王怀民 苍雁 摄

如今王怀民非常痴迷于皮雕艺术,他心中始终有个愿望:创作一系列满族元素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展现满族传统的狩猎文化。(完)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