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醉于现代油画艺术的杨婉

2018-07-27 16:52

  杨婉在波士顿的个展Halation,中文意为胶片显现的光轮状晕,模糊不可明状却又真实存在,作品色调轻盈,画面构成简洁。然而,这并不意味作品是极简或抽象的。生于中国吉林的杨婉,接受的是最传统的学院派写实油画技法。她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法和成长经历割裂来看的,她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十分严谨甚至接近苛刻。目前所有作品均为木板油画,运用复杂的工艺制造石膏底,反复在木板上打磨。前期的绘画准备工作就需要一周的时间,这项工作必不可少,整个过程也是作品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绘画技巧上,使用传统写实油画层层罩染的方式,大尺幅作品甚至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惠特尼美术馆策展人DavidKiehl非常认可她对绘画材料的运用,在第67届美国东北艺术展览访谈中他曾称赞说:“杨婉通过树脂材料的运用,制造出来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这次个展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簌簌声》,灵感来源于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系列作品《簌簌声》,表达的又是传统绘画中最本质的两点:空间与时间。《簌簌声I》双联画作品表达的是一个投射在墙面的光晕却又转眼即逝,由柔和模糊的边界变为锐利的三角形而后又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既是静止又是瞬息万变的。《簌簌声II》则是对空间的探讨。通过对绘画本身木板的边界处理来制造一组模糊,观看终点与起点,观者可以从画面任意一点进入。这样的处理打破常规,使得画面创造出一个矛盾的空间秩序,而这种灵感也来源于东方传统绘画的一步一景的手法。作为通过对绘画基本语言空间与时间的探讨来挑战观者常规的观看之道,引导观众思考自己看到的现象与真实存在的物体是否一致。

  近期,杨婉受邀参加科佩鲁左斯家族艺术博物馆的35X35艺术项目,作品《夏日窃语》也荣幸地被该美术馆永久收藏。科佩鲁左斯家族艺术博物馆收集的艺术品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当代先锋艺术家。展出的作品出自于利希滕斯坦、沃霍尔、波特罗、杜布菲、库奈里斯、威瑟曼、波提、吉尔伯特&乔治双人组、印第安纳、基彭伯格、赫斯特、张小刚、草间弥生等。

  杨婉的工作不仅局限于职业艺术家,她还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曾协助波士顿麻省艺术学院为中国学生开设艺术辩证性思维课程,以及与北京王府学校签订五年的合作互助协议。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