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将美术馆建成市民生活的风向标——陈湘波访谈系列之二

  记:今年4月底您接任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并仍担任艺术总监,事物繁忙,在这样的状况您是怎样坚持创作?又是如何协调工作和画画的呢?
  陈:画画相对来说是个人事,而美术馆的工作则是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美术馆的工作,给我感觉如同是在一张大的画纸上创作,我要处理好个人与单位、单位与社会、上级与下级等等各种关系、使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做好自己的本份,在这样的基础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些事,把自己的一些理念在这里得以实现,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是一种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创作。
  在美术馆这个平台上,能让我有一种更为开放和拓展的心态,能更多地了解新的艺术思潮,这样的工作性质使自己的绘画创作也是有利的。画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我对自己美术创作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让大家能够接受、理解和喜爱,这是我能够坚持不断创作的一种动力。
  记:您能谈谈最近参加的“为教育的艺术空间”中美艺术博物馆教育研讨会吗?
  陈:美术馆是一个为市民提供文化休闲和接受审美教育的地方,它重视的是公共教育功能的拓展。在这次中美艺术博物馆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就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问题举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并指出美术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学校教育是要遵循教材的;而美术馆的教育是比较开放的,就像超市买东西一样,你进去喜欢就可以学,你不喜欢就可以不学。而我个人觉得美术馆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公共教育,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美术馆将来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与风向标,在通过美术馆可以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品位,但这条路很长,我们还在摸索和探索中。
  记:您从94年参与关山月美术馆的筹建工作,到97年美术馆的落成,再到现在,十多年一路走来,谈谈其中的感受?
  陈:小平南巡以后,深圳经济又有一些发展,那时候关山月美术馆在全国建设是走在前面的。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的负责人在关山月美术馆修建时前来参观。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深圳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深圳市政府投入将近2亿元去进行修建与维护。关山月美术馆的兴建对推动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美术馆改建、上海美术馆建新馆、近几年全国大规模加强美术馆的建设。
  前些年美术馆举办了一些很好的展览,我们现在正思考如何继续保持它的开拓性并赋予它一些新的城市文化生活的内涵。在此之前,我们馆是以展览的性质、收藏研究为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例如: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设计展、包括关山月的研究。
  记:我们知道关山月美术馆设立了特设客座艺术家以及客座研究员,聘请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来深生活和创作,能谈谈其中一些情况吗?
  陈:从05年开始我馆就有了客座研究员。美术馆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是要打造出一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平台,需要选择一些跟我们美术馆观念相符合的策展人、学者、艺术家进行交流,使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今年年初我们邀请了韩国当代水墨画家-尹南雄作为我们的特设客座艺术家。这与我们艺术家交流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请他们过来创作并把他们的作品留在这里,由我们给他们办展览。访问学者——这也是交流的另一种方式。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个韩国现代水墨课题,但我们这边做不了,那我们就邀请相关专家来做,我们提供课题经费,作完之后我们就对韩国的水墨画就很了解。
  记:您如何看待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措?
  陈: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反映了我国文化政策的一种转向——更多地关注民生、让市民得到更好的文化生活。这绝对是对的。我们所有的文化建设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尤其在深圳有很多外来打工的人,美术馆十元的门票似乎不多,但这十元钱却会把他们拒在门外,使他们在这里找不到主人的感觉,找不到家园的感觉。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会让他们觉得这里也是属于他们的一个地方。而从大的环境来看,美术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反映了国家一种思想的转变——不仅对物质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注重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