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天地丨中国画:方寸之间,雅俗共赏

“雅”和“俗”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组重要的审美标准,对立统一、相互交织。几千年来,以其丰富的内涵,定义着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

泰丰文化签约画家张积成作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雅”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雅的文化更加重视心境与境界,而具有这些特征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而富贵稚气的艺术作品有广泛的受众,由于这些作品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期许,甚至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而得到了平民百姓的喜爱和推崇。

泰丰文化签约画家田培学作品

 

“雅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众多对偶范畴之一,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可以说,所有的艺术作品中都有雅俗两种因素存在,不易截然区分彼此。

随着大众认知水平的提升,审美观念不断更新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雅与俗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再划分,没有恒久的“雅”,也没有永远的“俗”。在不同的领域当中,人们将他们赋予了一定的内涵,而这些也往往包含着人们对其专业领域的认知以及个人的感情色彩。

泰丰文化签约画家赵华双作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多种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甚至有一些文化或是艺术品本身就是这种渗透融合下的产物。我国的书画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原本多见于大户人家的文化载体变得平民化。

泰丰文化签约画家张士之作品

 

这个过程中也会由于量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雅若俗”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大雅若俗,是摈弃人为造作,任其自然率性而行,返朴归真,是审美主体文化素养达到一定层次的反映。

泰丰文化签约画家李冠德作品

 

朱自清先生指出“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他认为雅俗共赏是指雅俗间界限的模糊,以及二者间的相互融合。其实,雅俗共赏并不是指无条件、无差异的共赏,只有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它的审美价值。两者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而是雅中含俗,俗则通雅。

泰丰文化签约画家房君作品

 

艺术作品中雅俗观的嬗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二者关系也流动多变,所以说雅俗合流是艺术审美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多资讯,请上:www.tyfon.com.cn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