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唐朝三讲,第一讲我们讲了唐朝的青瓷,第二讲我们讲了唐朝的白瓷,现我们讲唐朝的彩绘陶瓷与色釉陶瓷。
中国陶瓷发展史,我们最早讲到唐代就够了。虽然陶瓷从商周就开始发展,但是流传下来的、精致的高古瓷,基本上都是从唐代开始,所以我们说唐代之前的瓷器也没什么意思,说到唐代主要是为了配合大家收藏,让大家在辨识自唐以来的瓷器能有个参考范文。
中国制瓷业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关于唐代瓷器,也有“南青北白长沙彩”的提法,这里的“长沙彩就是唐代长沙窑。长沙窑的青釉褐、绿彩瓷器虽也属彩、釉系统,不过将长沙窑和“南青北白”并立,作为唐代制瓷业风貌的代表则不妥。大家都知道,除了青瓷和白瓷以外,唐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品种,就是唐三彩。如果将整个唐代的瓷业成就概为“南青北白唐三彩”的话,这种说法,依然不够全面的。
唐三彩流传至今,经常看到一些天价藏品,下面我们开始一点一点的解析它,告诉你唐三彩的特点、工艺。
如从彩绘与色釉的角度讲,唐代除了“唐三彩”,还有青花、黄釉、绿釉、青釉褐彩、白地绿彩、花瓷等丰富的品类。所以说,唐三彩不能囊括唐代所有的彩与釉的装饰技法;而唐代的彩、釉装饰技法也并非唐三彩所独有。比如说长沙窑是青釉,还有褐彩(铁呈色)、绿彩(铜着色)绘画,也可以称为三彩,也就是长沙窑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彩色釉陶器。用白色黏土作胎、成型、烧成;用含铜、铁、钴元素的矿物作触料的着色剂,在里加入很多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助溶剂,经过800摄氏度的温度釉烧而成。釉面呈深浅不同的绿、黄、蓝加白色,斑驳绚烂,明丽华贵。
唐三彩器,主要见于随葬的明器。凡是与死者在世时生活有关的器用、建筑家具、动物和人物等等,无不具备。生活用器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盂、烛台、枕等十多种,每一种又有许多式样;建筑物既有亭台楼阁,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和水榭:家具则有仿木制的箱柜;牲畜有马、驴、骆驼、猪、牛、羊、狗;禽有鸡、鸭;
人俑有贵妇人、男女侍俑、牵马(骆驼)胡俑、文史俑、武士俑、骑马俑;
还有镇墓兽(魍头)、守护天王(捉鬼除魅)等。可以说从人世生活到阴曹地府,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其中尤以三彩陶塑的作品最为成功,动物与人物富有生气,形神俱佳。特别是彩马、骆驼及各式人物俑、骑马俑等,其艺术造诣极高。若有幸遇之,很值得收藏。 有瓷器出手 可咨询 吴先生 18202049644
唐三彩中比较常见的是白、黄、绿三色釉而实际拥有的颜色不止三种,唐三彩是一种通俗的习惯性称呼,如果采用比较科学的说法,应该称其为“彩色釉陶器”,这类彩色釉作品,一般选取三种颜色,比如说下图这匹骆驼,身上就装饰了白、绿、黄三种釉色。由于多采用三种颜色的组合进行装饰,故称“三彩”。除却黄、绿、白三种颜色,有时还会出现蓝色,还有些器物上会出现黑色。目前我们提到的唐代彩色釉已经有黑、白、蓝、黄、绿、褐,还有一种是紫色非常少见,但确实存在。
中国有一句话叫“三人成众”,而现实生活里,四个人是众,五个人也是众,大批人则称群众。同样的,说到唐三彩器物,不是说一定只有三种颜色在装饰,四种、五种、六种颜色出现在同一件器物上,都是可能的,我们习惯上都称其为“唐三彩”。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不禁要问:“唐代在整个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其实称其为“南青北白唐釉彩(唐代的釉与彩)”最为合适。“唐三彩”的彩色窑,长沙窑的青釉褐、绿彩,唐青花,花瓷等,都可以归属于唐代的彩窑品种。
唐代的“釉”和“彩”如何区分,也是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器物表面覆盖的玻璃体称为釉。如在器物表层烧成后呈现黄色的,那就是单色釉中的黄釉。那么什么是彩呢?被工匠用来勾划花纹的就叫彩。比如说青花,就是用一种钴料在胎上绘画,经由透明釉显出蓝色图案。用颜料绘画的就叫彩,没有画面的器物表层是玻璃体就叫釉。
所以唐代釉、彩就包括在一起了,既包括唐三彩,也包括长沙窑的单色釉、多色釉等。唐代的时候,除了青釉、白釉以外,其他的带有各种不同颜色的都叫唐代彩釉制品。釉和彩的呈色剂是一样的,仅有含量多寡的区别。比如蓝釉与青花的呈色剂都是钴料。青花料中的钴含量几乎达到50%以上,而蓝色釉只需1%-2%钴料投入铅釉中即可烧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