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画家简介
余立新,生于长沙,现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惠州画院院长,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入选第六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多件作品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和收藏。《画行天下》、《墨砚随笔》图文专栏和余立新作品专题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热搜。
中国艺术家要有国际视野
文/周忆清
旅美画家、哲思学者。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副总编。亚太经贸促进会艺术顾问。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拥有数学、经济、纯艺术与东亚研究四科学历。5岁写书法,6岁学习中国画,真正的中西合璧之才女;其在喜马拉雅FM上线的《美国思维》文化专栏,多次获奖。2007年获得搜狐年度人物奖,2008年台湾联合报首席专栏评论员;2009年至今定居美国加州与纽约州,从事策展与画廊拍卖等国际金融业务。
【作品赏评】
忆清非常看好中国艺术家──余立新,他的作品不仅中西合璧,而且具有国际视野。
余立新的中国山水画和城市题材的创作已经溶入了当代西洋画,作品更显神韵,是我在中国见到的一位艺术奇葩。他的水墨写意大气磅礴且具当代之风,明显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又从国学易经五行中寻找出笔墨语境,在其艺术创作中完美的结合。
他的绘画根基深厚,出于传统又跳出传统,画中有话,境中有语。他这一组《水墨纽约》是以中国画“墨分五色”入境,五色之本意即色无穷尽。纽约是钢铁、古铜、高科技和重低音色调形神兼备之城,是世界色彩与金融之都,而墨色包涵了无穷尽之韵彩,这组作品代表了纽约的城市性格。
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体现在能否以独特之表现力呈现出当下物象的灵与魂,这一点余立新下了真功夫。我经常在节目中介绍西方古典风格的艺术和发展,今天破例评点一位当代艺术家。
纽约是资本运作和新潮艺术涌动的城市,这次新冠病毒对其打击不小,老子曰:祸兮福所倚,最黑暗的时刻亦预示着黎明即将来之。希望在纽约的佳士得,尽早出现余立新的作品。
墨砚随笔
图文/余立新
我用中国画技法表现西方山水和建筑的一些近作,引发微信朋友圈中西方文化比较和思考。微友提问我尽力作答。我的创作能在微信引发讨论,这是非常欣慰之事。中国画走到今天,没有象有些预言已穷途末路。而是固本清源、源远流长的呈现在当今画坛。
New Yurk No 1
中国画仍是中国画坛的主流画种,笔墨仍然是架构中国画精神的主体。要讲科学,3600多年前中国商周時期的金文和鐘鼎精美绝伦的铸造,早14世西方文艺复兴的巴洛克文化。
New Yurk No 2
世界越进步将更关注非物质的文化,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将颠覆一切传统的制造和人类生存方式,但人类精神文化会永存。我以为非物质文化就是精神文化。
New Yurk No 3
毛笔,是中国人精神文化的载体,永远不会丢弃!我奉行“画行天下”,我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以中国人看世界!中国人画世界!的作派。西洋人的透视用交点我用散点,西洋人用色彩关系我用笔墨精神。西洋画要科学真实再现物景,我用笔墨自由地挥洒我心中的精神世界。
New Yurk No 4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告戒:面对世界要有够的文化自尊和自信。齐白石一语点醒绘者:似与不似之间。这个观念,西方绘者是很难以此指导他们的创作。
New Yurk No 5
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东西方之分是造化之后的事,人和生物也是自然造化的。东西方的山和水都是地球地壳运动形成,初始并无东西方之分。只是地球上人类近化,出现地域文化而且上升至人类精神层面,东西方的区别即显现出来。
New Yurk No 6
人类的语言、文字和所居住的环境、建筑形态,都因历史漫长近化的过程而呈现出不同。基于以上因素,不同地域形成文化差异和精神层面的差异。要做东西方绘画特点的比较,这方面可以做很多文章。
New Yurk No 7
我认同批评家陈孝信巜游心虚谈》的一段文字:“水墨为上”一一自随唐以来,水墨画就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流样式。传统水墨文化既为“水墨当代”立足本土提供了一条异常清晰的上、下文化背景,也为“水墨当代”面向世界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材料、工具)、方法和精神资源。
New Yurk No 8
我认为,当代画家对表现的物象和使用的材料并不重要。在精神层面去挖掘题材,用所处时代的视觉和感知,深层面表现最核心的心灵价值取向。东西方城市在各自历史变迁中,所有物象构件的外表都吸附着千百年留下的“包浆”。每个城市都沉重的承载和记录着其变迁的每时每刻。
New Yurk No 9
余立新艺术工作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