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明万历朝黄龙花卉攆龙袍赏析
张天琚 文/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三大博物馆(院)的联合支持下,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明代宫廷艺术展》。笔者有幸参观了这次展览。
《明代宫廷艺术展》,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首次与中国三大博物馆(院)的合作联展。这在国外也属首次。该馆馆长许杰先生向新闻媒体透露,这次展览“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海外推出明代宫廷艺术和文化为对象的特大展览,珍宝不可胜数,同时也是亚博馆创立以来成本最高的一项展览。明朝的艺术文化成就是中国文艺历史中的一个高峰,很多展品都是首次在世界亮相”。
在《明代宫廷艺术展》上闪亮展出的展品包括陶瓷﹐绘画﹐织绣品﹐漆器﹐玉器﹐首饰﹐建筑构件等,总量超过240件。这一大批明代珍贵藏品由中国三大博物馆派专人监护,分别装运来美展出,各种费用开支高达130万美元之巨。这项耗资巨大的中国文物巡回展主要是获得了香港“何鸿毅家族基金”的大力支持。
琳琅满目的明代宫廷艺术品珍品让笔者看得眼花缭乱。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展的一件明朝万历时期(1573——1699年)的丝质织绣攆龙袍半成品,特别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清两代的皇帝龙袍不少,为何要将这件未完工的龙袍送到美国参展呢?”
原来这件半成品龙袍珍藏在库房中,从来没有公开展出过。
据亚博馆中国艺术策展副馆长贺利介绍,所有展品的选择,充分考虑了“社会面的多样性”,摒弃了“个人的喜好”,“使展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目标”。这件龙袍就是贺利女士根据上述理念,亲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库房中从众多龙袍里挑选出来的。
龙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权威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登基、大婚、坐殿、出巡、祭祀等等,都要衣着龙袍,以体现其至高无上的权威。
这件龙袍是万历皇帝夏季祭祀穿着的礼服,由于没有最后完工,更没有穿过,所以尽管历经四百多年,依然保持原貌,品相犹佳。袍料为黄色缎地织多彩立龙。立龙也是正面龙。作为古代龙纹之一的正面龙,通常是长发披在龙头的两侧,故而也称之为披发龙。正面龙晚于云龙、海水龙、抢珠龙和花间龙等龙蚊,大约流行于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官窑瓷器上的龙纹以五彩为多见,皇袍上的龙纹自然更是五彩斑斓。
这件龙袍以古代帝王的专用色——黄色锦缎水波蚊为地,在正面如意状开光图案中,绣出双角直立、毛发耸然、两眼炯炯、眦牙露嘴的的龙头,肩上缝贴手绣过肩的带五爪的云龙身子。整个龙体形态威严,四周以各种颜色,织绣出祥云和牵牛、牡丹、山茶、芙蓉、菊花、石榴等花卉——寓意长命富贵、百子千孙,世代兴旺;同时,又装饰各色宝石、珊瑚、金银、如意等百宝纹饰。真是倍显富丽堂皇!仔细观其纹饰,织法、针法,千变万化,精湛工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难怪这件未最后完工的皇帝龙袍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笔者有幸获得此国家珍贵藏品的原创照片,现奉载于《收藏快报》,与广大读者共享其无以伦比的精美。
作者:张天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