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色女狼导读】此文章转载于网络 萱兒的博客天堂 http://blog.163.com/yixuan_pan/blog/static/6747457320090153313127/
它有一条主干道,大家都叫它“余下街道”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它的大名叫“余新街”,我也是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再一次和妈妈的闲谈中了解到的。
从小到大我们的故事都是围绕着它。
其实,从地图上了解,余下小镇的版图基本是方的,可我们一直认为它就只是个长溜,就只有一条“余新街”街的一头是小镇最大的国有企业也是最大的经济体系,我们父辈祖辈甚至上三代人一生效力的地方。那头是通往县城的路。街的两侧是企业自己的社区、学校、文娱医疗中心、购物休闲中心等等等等~
企业里的学校基本上都集中在街中心的一侧,每天上学同学们都会分左右集中在一个丁字路口后前进。这样的行进路线我们要一直持续到上大学或是有哪一天离开这个小镇。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是走路上学,大都只需走半条街,如果那天有人走完了整条街,大家都会惊奇的争着大眼睛问“你累不累啊?”因为它真的好长啊!我们每天都可以利用放学回家走在路上的时间聊完学校里一整天发生的事情。上中学了,功课越来越紧,课余时间越来越少,我们需要用自行车来代步了,可偶尔也是会走走路,全当是锻炼身体,只有放学路上的谈天是一成不变的,变得只是语速和思维方式,毕竟我们都大了点了。多数孩子最早的离开都是因为上大学,可是节假日回家来都会不约而同的相约在小镇街道上的某一处相聚,边走边聊现在的学校,现在的身边,把现在一切和老朋友共分享。不知不觉就在这条街道上走了一、两个圈了,一点不觉得长,一点不觉得远,一点不觉得累!
如果说你想在小镇上玩儿些什么,我会把你带去“惠安湖”,这是镇上唯一的一个公园。它还是余下火车站的所在地。其实“惠安湖”是一个人工湖,是企业唯一正式的开放性休息场所,是我们小学三年级以前的春游地,更是记忆中第一个公园。这里有猴山,河马池、孔雀园、滑滑梯、哈哈镜、小飞机、石像林、池中庭、铁索桥,还可以划船。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发达,去省会城市也只不过两小时车程了,我们开始接触大城市,开始去海洋馆、游乐场等更好、更先进的地方。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渐渐的遗忘了“惠安湖”,时隔多年,我们旧地重游,“惠安湖”变了,它成了单纯的湖,动物被送去了省里的野生动物园,滑梯生锈了,哈哈镜房上了锁,石像林里长满了杂草,铁索桥也禁止通行了。园里少了许多孩童的欢笑声,更多了几分宁静和安详,时而还有火车发出的长笛声,可是每到一处,我的脑中都会有曾经的欢笑和快乐。
这几年,小镇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发展的很快,铺了新的马路,建了新的社区,孩子们更爱去漂亮的幼儿园了,学校的教室也更宽敞明亮了。同时,我长大了,离开小镇在城里的学校上学,毕业后在一座海滨城市工作。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可是不管回去以后发现小镇有什么变化,它曾经的模样都始终在我们的记忆中。企业依山而建所以无论你站在余新街的哪一段,只要抬头向前看,向山的方向看,你都会看见春的万物复苏,夏的翠绿,秋的金黄和冬日的皑皑白雪。
小的时候节假日回姥姥家,再回来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情愿,因为喜欢了姥姥的娇惯,更因为姥姥家在省城,就连弟弟都说和省城比,小镇简直就是一只乌鸦。还记得第一次去上海旅游,虽然不喜欢听我听不懂的沪上方言,可它的华丽和咄咄逼人的高贵气质依然叫我无法忘怀,做梦都想长大后一直呆在这座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城市。甚至不愿想起自己来自一个小镇—余下小镇。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早已在我心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深深扎根并根深蒂固了。因为我的泪水,在它落下的那一瞬间,我似乎忽然就明白了。那是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火车的一票难求叫我们选择了飞机,夜晚,在即将降落的时候,我第一次在天空中发现,省城竟这么的美艳,降落后爸爸和弟弟来接我,在车上我不停的回答着他们的问题,眼睛也没闲着,一直看着窗外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路,开到家了,越来越熟悉了,也不知道是眼睛累了还是怎么的,就是眼眶里有了晶莹的水珠。
又要到春节了,在一票难求也抵挡不住想要回家的愉悦心情。小镇的模样也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在脑中,余下小镇,我就要回来了,回来看看你,我亲爱的小镇!
作者:吴亚卓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