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再谈齐白石对绘画理论的贡献

再谈齐白石对绘画理论的贡献

自从我的博文“齐白石对绘画理论的贡献”发表后,许多博友很感兴趣,给予支持。也有博友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有的博友认为:“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画,虽然会画画,但对艺术基本就是一窍不通。齐白石是快死的时候才突然明白好像还有文人画这个东东。但文人画在宋代就已经体系成熟了。”……对我的博文有争论是好事,因为学问总是在不断的研究、探讨之中,才能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我觉得这位博友——从齐白石学画晚,就认为齐白石对艺术基本就是一窍不通,这样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梵高也没上过艺术院校,他当过店员、传教士,学画也较晚,基本上没有受过系统的绘画训练。但梵高的艺术成就能说不是第一流吗?至于这位博友说“人类绘画分为具像、抽象、物像。的是江因风的这篇文章:《西方抽象艺术的进程,重建人类抽象艺术(之三)》”。这位博友可能没注意,我的文章中提到的“三象说”是指——具象,抽象,意象。而不是——具像、抽象、物像。请注意是“意象”而不是你所说的“物像”。“意象”与“物像”不是一个概念。

关于中国的绘画理论著作,汉以前并无流传,即使有也是片言只语,偶尔涉及而已。到了晋代恺之的《画评》才是我国论画文字的最古者。到了(南朝齐)谢赫的“六法”虽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但是,遗憾的是谢赫没有对“六法”展开深入的论述,因此只给我们留下六个标题……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十三篇”这十三篇不但有标题而且有七、八千字详细的论述,因而成为我国兵书艺园的一朵奇葩。而谢赫的“六法”全是后人的注解,如“气韵生动”——全靠生知。“经营位于置”——是画的总要。“传移模写”是画家末事……再加上南北朝以前能传下来的绘画实物也很少,所以必然局限了“六法”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个人认为唐代的画家张璪才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石……

齐白石留下的三句话“太似为之媚俗,不似为之欺世,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它的重要性在于他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一中国绘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师造化”时的三种状态:一种是似,一种是不似,一种是似与不似之间。只要你画的是架上绘画(属于空间艺术的范畴),你就概莫能外,只能属于这三种之一。当然艺术不同于科学,艺术不需要像科学那样要受实践的严格检验,比如有些画家认为“现成品即是艺术”那他的“现成品作品”自然不属于“三象说”研究的范畴。

齐白石本人既画“具象”的画——工笔画,也画“意象”的画——写意画。但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还在写意画。齐白石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宝贵的经验,如比如齐白石的“三日不挥毫,手无狂态。”这句话就是他在一幅以虾为画材的画中的题款(参看《齐白石画选》人美198032开本,图90《虾》的题词。)初看这句话似乎很平常,但是只要你仔细琢磨,这名话寓意深长……我个人觉得齐白石的这句话实际上为写意画制定出一个标准:写意画在挥毫(用笔、运笔)时,手的感觉要达到一种的状态。对于这种的状态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挥毫的科学道理。其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性智在挥毫时激活性灵的最佳状态。只要你是画写意画的画家,早晚你会明白三日不挥毫,手无狂态。的个中奥妙,你会认识到齐白石不但在中国画的推陈出新中,而且在中国画绘画理论的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三象说"示意图

:红色区域代表"具象",黄色区域代表"意象",蓝色区域代表"抽象".有些画种跨越两种色域,则表示它兼有两种色域的特点

 

  

 

 

 

 

 

 

 

 

 

 

 

 

作者:蔺高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