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将启程赴蒙古国写生,一个多月。最近一直在画美展创作,忙晕了!发些女儿的作品,当时有争议,学版画的不务正业。当年得了个铜奖。。。。。。
曲音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硕士
学术展览:
2007
失重-消费时代的大都会文化当代艺术展,
北京龙艺榜画廊798空间;
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铜奖,
今日美术馆;
吾言吾五人联展,
今日美术馆画廊,北京;
2006
中央美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联展,
德国贝尔基金会;
"别慌别慌"行为现场,北京798艺术区。
·作品说明 |
作品《曲.音》说明
《曲.音》是由一组三个不同动态的白色小人构成的装置作品。她们是基于作者对自我性格的全面分析构思而成的。
为什么作品的名称叫做“《曲.音》”?这是因为这件作品就是在展现作者本身,是对作者“曲音”性格的复制。所以选择了作者的名字来做作品的名字。
为什么要以自己为原型呢?我是自恋的人。我认为表达对自己的热爱是需要勇气的。人就是应该疯狂去享受被自己欣赏自我存在的乐趣。起码,那是我活着的前提,比任何的感受都重要。当然我也希望我的快乐不只是被自己所享受,也希望每一个看到“曲.音”的观众都会像看到作者的影子,或许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对自己的爱。
三个小人的动作各有所指:
蜷着身子的小人形象孤单沉默。用双手围住自己的身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身的焦虑,也是对自己最隐秘部分的保护。代表的不愿意暴露给外界的“曲音”。除了作者自己,谁也不知道那究竟表达的哪种情感,是作者最真实最隐秘的自我。
中规中矩站立,满头小卷的小人是带有某种程式的形象,规则而对称。那也许就是为了适应生活的各种规则而塑造给外界的“自我”,是为了适应这样的生活生成的一个有点做作的形象。但是没有谁会说这样的自我就不是自我,可以说那是现实的自我。
伸张手脚,张着嘴,露出牙齿的小人是处于一种近似超我状态的。她的原形来自唐代的天王俑造型。天王的威严和一种近似张扬的外形让人很容易和“理想化”联系在一起。是处于虚幻状态的自我为了满足某些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需求而为自己创造的一个近似完美的空间。那个“曲音”有点癫狂超自信的,实际是最大程度的虚幻的自我。
整个作品的白色看上去也给人安静的感觉。但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白色既是最简单的颜色,单纯单一;又是最复杂的颜色。它可以折射所有波长的光线,各种环境的因素在白色的身上都有体现。所以白色也被定义为爱炫耀的颜色。
同样数量的“内心的我”、“实际的我”和“理想的我”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曲音”。《曲.音》就是对作者性格的全部的完整复制。
2007年6月于中央美院 |
|
作者:qq1954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