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上绘画传统的延续与希望——记萧海春先生

                                    入古出新,浑沦有势

          ——海上大家萧海春

 

201098,我与《中国当代画家》栏目主编杨晓明先生来到上海艺术博览会参加上海名家萧海春先生的画展。此次展出的是萧海春先生的山水巨作《摩诘诗意图》,10米×4米,画面大气磅礴,墨法精微。构图戛然独造。每笔每墨都来自传统的经典解读。此外,展出的还有萧海春先生的多幅精品小青绿山水,其中两副整纸的青绿山水颇为吸引观者的眼球。他的青绿山水可谓笔笔写出,情调自然流淌,墨色厚实松动,文化的含量与讲究足可以看到萧先生的大家修养与非凡气度。与萧海春先生闲谈,颇为受益,他是真正的吃进了传统并消化精良,而且信步走了出来。

他身为南方人,画面却是北方山水的气势,面对传统他视画面的表达而取,举重若轻地去演化。他讲起诸家诸派,脉络清晰,他对画史的研读极为精细。他喜欢董其昌,说董其昌这个人非常了得,官也做得最稳,艺术也搞得最好,董追求疏朗萧淡,他真正把文人及艺术的精神结合并发挥到了极致,董的东西格调很高,集大成者的艺术不能三言两语就去概括。萧先生还喜欢八大,八大的清气与奇崛之格,除了性灵的沟通,更是人格的修炼,传统尤其是书法功夫必须到位。萧先生精于书法,每天晨起临池不辍,颜鲁公、苏东坡、张旭、怀素、王铎无一不取其精。

萧海春先生的可贵之处是:每一传统的经典环节他都能独具视角并用实践求得证明:什么是好,什么是偏颇。他的很多学生也来捧场,学生堆里现在很多竟是全国闻名的玉雕大师。原来萧海春先生本就是颇具权威与资历的全国玉雕大师,他是中途转道投入到国画并精耘于山水天地的。现在评选工艺美术大师的活动是少不了他这一评委的。这使我觉得真正要成为一位艺术大家的确太难了,这里除了精力心血的投入,更少不了才情与天资,以及为人的艰辛。萧海春先生为人谦和开朗,情怀开阔,对身边的人平等友好交往,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的架子与霸道。至于他的勤奋与激情更是吾辈不能轻易模拟的。

后来到他画室,见其创作精品,风格独具,创作量之大,使我们心中唏嘘。尤其是他解读传统经典水墨之作,看其用笔、墨色让我尝到了传统历久弥新之大味道。平日里,画家们、评论家们的空穴来风已经倒人胃口,用作品说话就是了。

萧海春的外甥,小名“老虎”的男孩,也是一位天才的小画家,他画的油画,颜色亮洁,尤其是黄色短调子的运用他拿捏的感觉非常到位。萧海春又拿出“老虎”临摹八大的一些作品,用墨及线条颇具天趣,不可复制。萧老师说就让“老虎”自由发挥,不必师从于哪派哪师。“感觉”这东西不小心就会被扼杀的,一定要执着于自己的真实表达。保持一份对艺术的“单纯”是最根本的基因。我看着“老虎”的油画真的有点发呆,“艺术”之事的确单纯而不简单。

 

 

 

 

 

 

 

 

作者:刘洪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