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以前总是不能洞悉禅宗所说的: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的真实涵义,除了形式上的简单对应外,我其实对它所达到的境界缺乏认知。这种感受直到有一年春天,我陪着怀孕的妻子晚上散步,突然就发现经过一冬的树木竟然开始长出嫩芽,那一点点绿色在枯黄的树丛中呼之欲出。我似乎看到了它一点一点的生长,听到了它生长的声音。那一刻,我内心无比喜悦,眼前一片光亮。我看到的世界竟然如此与众不同。而这之前的所有日子里,它不就在我跟前吗?我为什么没有察觉和感悟呢?我相信,这是岁月给了我一次当头棒喝。它让我明白,美其实就在眼前,美其实就在心里。
朋友袁夏的文章让我又一次想起了那个时刻。她说,那霹雳,就是艺术。我如同找到知音般的喜悦。向自己的心灵走进,让自己的性灵说话,让自己在这一刻脱胎换骨。那是生命在平庸和忙碌中给人的神示。你不要说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感。你所要做的就是彻底地剥开他人强加于你的种种介定,向内心发问,向内心走进。
有朋友总问我,你是如何判断一幅作品好坏呢?是啊,更多的时候我也曾经如此向自己追问。面对无数的艺术作品,我总在问自己:它们好在那里呢?它能带给我什么启发呢?而这启发又如何说出呢?每每在那些构图、笔墨、层次、色彩、线条等等之中,我徜徉越久,越觉得艺术的审美就是一堆冰冷的概念和词语,它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幅作品不能让我心动、心热、心悸、心痛,它的好坏又有我何干呢?
对的,就是要让自己眼前一亮,就是要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只有你全身心的进入一幅画,去感知那一枝一叶的温度,去触摸那一事一物的触角,去对话那一笔一墨的情绪,你才能与它产生关系。我相信,一幅作品只有与自己的内心产生碰撞,审美才有意义。这种碰撞可能甘之若饴,可能五味杂陈,可能苦涩难耐,但这绝对是属于自己的,它的后味就是绵长和悠远,会留在你的心中,从而给你一个更丰富和立体的世界。
所以不必在意于别人的标准,在审美者眼中,只要你打开自己的心和眼,你所拥有的世界就是最美的。
作者:冯国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