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独见苍凉

独见苍凉

――肖振中先生和他的水墨情结

张楚务

    肖振中先生聪明好学,才气十足,水彩画,中国画,书法,美术教育与研究等都有不凡的表现,真正要把他归类于什么家却往往有些困难。

    振中先生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学的是中国画专业,师承曾晓浒、聂南溪等教授,毕业分配到怀化学院美术系任教,却是主授水彩画、书法等。后来又进母校进修,主修的是水彩画,师承朱辉、殷保康、张小刚等教授。再后来他到广州美院进修的也是水彩画,著名水彩画家王启民、恽圻苍等教授是他的老师。近20年来他的创作也主要是水彩画。《唐三彩马》、《清溪》、《长河组画之九》、《舟》、《故乡》、《春水绿如蓝》、《清沙湾》、《雪林》、《雪雾》、《秋光》等陆续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其中《清溪》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水彩画展获三等奖。《秋光》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同时获湖南省美展优秀奖。他的文章亦写得精彩动人,《约说昕哥》介绍自己的同学,情真意切,评说有度,在本报发表后广受好评。论文《渴笔重彩写人生——解读<易图境画集>》、《试论中国画教学中书法教学的重要性》等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按现有的成就和影响,说他是水彩画家已不成问题,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近日我们有一席谈话,才知道他骨里就是一位中国画画家。魂牵梦萦的是一种中国水墨情结。

    他说水彩画只是他的工作,水彩画非常理性,受形象、光影的束缚,每作一幅画总觉得意犹未尽,相对而言,中国画更有张力,更自由,更能承载一个人的主体思想情感。

    振中先生从小生活在美丽的湘西凤凰县,沈从文、黄永玉、田景阳、田鹤丹等文化人给予他极大的影响,还有县城朝阳宫举办的书画展等,都为他的成长注入了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沈从文先生的“把习作时间拉得长一点”、黄永玉先生的“三年做一件事”已成为他的座右铭。他用“习作”的心态积极读书,勤奋练字,不断丰富自己。以“三年做一件事”的定力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化观念,他一进入中国画创作,笔下便别开生面。焦墨山水是他的首批中国画作品。在这批作品中他没有照搬前人的绘画语言,他把西方绘画的块面因素同中国画的点线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看上去没有明媚的色彩,没有漂亮的河岔松柳的苦涩拙重的样式。在这种样式中,表达一种披荆斩棘独见苍凉的深刻,一种励志奋发情苦虑长的崇高。这批焦墨山水画作品是浩渺深处低沉而浑厚的咏叹。我们把他这些作品放在同类山水画面前作一比较,不难找到他的魅力所在:艺术的真诚,缕刻人文精神的亮光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尽管振中先生进行中国画创作时间不长,作品也不多,但是其作品的情感张力、文化厚度已远超他的水彩画作品,包括得奖作品。我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一个艺术跋涉者的身影逼近高峰,其攀登踩踏的脚步声显得锵铿有力。

作者:xzz2851250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