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袁三俊 篆刻十三略

《篆刻十三略》,一卷,清袁三俊撰。袁三俊,字 尊,号抱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不屑制举,唯肆力六书,在村塾中即喜篆刻,父师呵责不能止。印章师法秦、汉,兼得顾云美、汪虎文神韵,著有《抱翁印稿》、《篆刻十三略》。《篆刻十三略》出现于清初印坛,语简意赅,言之有物,故后之学者每引用其说而铺陈之。

此编据《篆学琐著》本校勘。

学古

秦、汉、六朝古印,乃后学楷模,犹学书必祖钟、王,学画必宗顾、陆也。广搜博览,自有会心。

结构

结构不精,则笔画散漫,或密实,或疏朗,字体各别,务使血脉贯通,气象圆转。

章法

章法须次第相寻,脉络相贯。如营室庐者,堂户庭除,自有位置,大约于俯仰向背间,望之一气贯注,便觉顾盼生姿,宛转流通也。

满,非必填塞字画,使无空隙。字无论多少,配无论方圆,总以规模阔大、体态安闲为要。不使疏者嫌其空,密者嫌其实,则思过半矣。

如徒逐字排列,即成呆板。

纵横

纵横专论刀法,用大指与食指撮定刀杆,中指辅于上,无名指、小指抵在刀后,中正其锋,运力腕力,若风帆阵马,所向无前,神致当自生也。

苍兼古秀而言,譬如百尺乔松,必古茂青葱,郁然秀拔。断非荒榛断梗,满目苍凉之谓。故篆刻不拘精细模糊、隐见剥蚀,俱尚古秀,不可作荒凉秽态。

光即润泽之意,整齐者,固无论矣。亦有锋芒毕露,而腠理自是光润。否则似物迷雾中,不足观也。倘运腕无力,仅事修饰,必犯油滑之病,又非所宜。

沉着

沉着者,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朴实浑穆,端凝持重,是其要归也。文之雄深雅健,诗之遒炼顿挫,字之古劲端楷,皆沉着为之。图章至此,方得精神。

停匀

人身丰瘠不齐,而有肉、有骨则一也。图章亦在骨肉停匀。骨立者未免单薄,而臃肿膨 ,又邻于俗,且有骨无肉,若韩干画马,其不贻调丧之讥者几稀!

灵动

灵动不专在流走,纵极端方,亦必有错综变化之神行乎其间,方能化板为活。

写意

写意若画家作画,皴法、烘法、勾染法,体数甚多,要皆随意而施,不以刻划为工。图章亦然。苟作意为之,恐增匠气。

天趣

天趣在丰神跌宕,姿致鲜举,有不期然而然之妙。远山眉、梅花妆,俱是天成,岂俗脂凡粉所能点染。

黄鲁直云:惟俗不可医。人有服饰鲜华,舆从络绎,而驵侩之气令人不耐者,俗故也。篆刻家诸体皆工,而按之少士人气象,终非能事。惟胸饶卷轴,遗外势利,行墨间自然尔雅,第恐赏章者稀。此中人语,不足以外人道也。

作者:羽国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