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近来有一位自称“寡人”的艺术理论学者发表一篇博文:《艺术家与批评家有墙?》,此文一出,立刻上了艺术国际的博文头条。当然,对于这种以挑战艺术家与批评家关系的文章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浏览?为什么呢?一个事实摆在当下,那就是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关系貌似是有点“潜规则”,不远不近,在某些重要场合,艺术批评家是非常受人尊重的,特别是艺术家的尊重,那就是在大展及评选作品、写赞美文章的时候,然而在身后是一个怎样的评价那似乎是另外一种声音了,所以这样的关系是事实性的,大家在心里达成一致,形成潜规则,谁也不说,当按规则办事,双方得利。但是偏偏有人来揭露,自然成为人们浏览的焦点了,与其说是带有学术性的思考,我看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炒作。
其实我看惯了炒作,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天天发生,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媒体是最能掌握话语权的机构,而艺术家为了名利求助于媒体也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是伪装在学术的名义下进行貌似探讨式的炒作是相当令人讨厌的。对于这样的问题,记得陈传席先生曾经有一个观点,当然是对于作品而言,你越是去关注它,那么久越上它的当,不如不去理它,它自然会消失的。
既然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式那么微妙,而且当代的批评家在多元化的语境中确实也很难再有原创性的理论来支撑鱼龙混杂的当代艺术,他们不说话,已经不错了。可是既然是同行,为什么还要去责难他呢?难道是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恶习?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看待周围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好好学习一下浩瀚的思想知识,学贯中西、融汇古今,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吧。
作者:听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