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鸿鹄之志,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问艺求学生活,布谷飞飞劝早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5af2780e136b3a422cc94cbdbbb28914.jpg

鸿鹄之志,草书、朱文印

.

朱光潜先生历经劫难,以八十二岁高龄著述的《谈美书简》开宗明义,没有用各种哲学美学的概念和思辨来高谈阔论,反而讲条条大道通罗马,要实事求是地艰苦工作,反对公式随便套、帽子满天飞的邪门歪道。

这是阅尽世事后的返璞归真,如道之朴,言之淡乎无味,却是真正的明道求知与作学问的捷径,反而不如动辄千万点赞、亿万粉丝、前呼后拥、高光出场的流量明星与娱乐明星,容易让人相信和欢呼。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大道寂寂从者寥寥,正因为此。

商业化的社会中,无论生活还是学问艺术都难免会被金钱、名利、荣耀的光芒遮蔽。浮华的泡沫与喧闹过后,能够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本质。无论是对生活也好,学问艺术也罢,能够洗净铅华直指真谛,都是有大智慧者,万中无一。或许,随着知识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吧。

.

.

.

在乐于跟风追星的人们看来,光鲜明亮的表象,才是符合心理预设的高人大师。外行以为做学问与艺术,便会高尚如神仙辟谷不需要吃饭喝水;实际上的内行们却是弄虚作假、假公济私,无所不用其极。真正是冰火两重天、荒唐大笑话,现实永远比艺术作品更离奇怪诞。苛责良人,纵容恶贼,大约是常人共通的可悲思维模式。

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学问的曲折险阻,生活的柴米油盐,道道都是磨灭英雄的坟冢,吃饭、水电样样少不了金钱,日积月累噬魂销骨。于是各种便捷手段与方法,半生不熟不明就里地套弄公式,玩弄抽象概念、互相抄袭、以讹传讹。国外镀个金,戴个传人、弟子、会员、专家诸如此类的帽子,招摇过市扯虎皮,说到底只不过是在为衣食稻粱而谋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初心。

学问艺术,实际上就和冬种秋收一样,需要辛劳耕作方有收获。放空炮吹牛皮揠苗助长,解决不了耕地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文艺的问题。安贫乐道,不为浮华所惑,方见大道真朴。

.

.

.

.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清·姚鼐

.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