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黄智清:在传统与当代中寻找平衡

  人物名片

  黄智清,1999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出国深造,2011年回国后创立“归于真·闽艺术空间”、黄智清工作室。现居厦门,任厦门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晨报记者 叶子申

  8月31日,福建知名艺术家黄智清创办的“归于真·闽艺术空间”在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启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黄智清创作出了一系列融合传统与当代理念的雕塑作品,备受认可。本期,记者就带您走近黄智清,讲述他的艺术人生。

  艺术是他的精神食粮

  黄智清是莆田人,出生于1977年。1995年,他以专业分数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建工艺美院。

  从学校毕业后,黄智清决定出国深造。他先后游历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并于2001年定居阿根廷。在阿根廷的日子,艺术成了他的精神食粮。

  2011年,黄智清回到国内,在厦门定居。他师承中国工艺大师黄文寿,将中国传统的木雕工艺与西方理念融会贯通,在传统与现代艺术审美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平衡。

  矛盾中碰撞出新的表达

  从学院出来,走进传统,再从传统中创新。黄智清坦言,自己是一位“矛盾”的艺术家。在他看来,只有矛盾的感受相互碰撞,才能擦出新的、有趣的表达。

  “我刚开始学木雕艺术时,学的都是传统技法。但艺术应该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因此,慢慢地,我结合当代艺术特点,将木雕艺术变成当代艺术创作的新语言。”黄智清表示,融入当代艺术后,他的作品开始表现出一种冲突的美感,传统与当代聚于一身,自行辩证,最后达到奇妙的平衡。

  2018年,黄智清在比赛现场创作了木雕作品《大道至简》。该作品的题材、脸部刻画等,都是传统意味的。不过,总体造型用了些几何线条来体现,简约而大气,是很典型的当代表现手法。这件作品最后获得了第十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金奖。

  黄智清还有件作品名为《贪嗔痴》。这是从一根木桩所延伸出来的三个人体形象,分别代表“贪”“嗔”“痴”。黄智清说,它们不是具象的任何人,却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三者彼此纠缠,人因此沉沦。而创作中的不断雕刻、不断打磨,也是一场关于“人的修炼”。人只有不断“修炼”自己,才能使“贪、嗔、痴”低下头,最终超越自我。

  捕捉不同的创作灵感

  黄智清对艺术圈,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因为市场与艺术时常有矛盾,很多原本学艺术的人,到后面往往会放弃做这一行。”黄智清说:“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像梵高一样,即便不被认可,也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达到艺术的彼岸。”

  对于未来,黄智清表示,他会坚持艺术创作,更会坚持艺术的自我表达。“我会选择捕捉不同的灵感瞬间,享受思想灵机一动带来的惊喜。

  来源:海西晨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