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若论最适合形容寿山荔枝洞石之美的文字,也许并非当代人的种种描述,反倒是曹子建《洛神赋》中一句“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能够恰到好处地讲述这荔枝洞石出尘通灵之美。
刘爱珠、陈石合作 寿山荔枝洞石 敦煌印象套章 福建东南2017春拍释出
宋代赵长卿有《醉蓬莱.新荔枝》词云:“梨栗粗疏,带酸橘柚,凡品多般,总羞标格。”在诗人眼中与荔枝一比,其他水果都好像带了粗疏之气,唯荔枝“玉骨冰肌,风流蕴藉,直宜消得。”寿山荔枝洞相比其它凡种也可以说是如此,也难怪有石中“贵妃”之名。
寿山荔枝洞石素章 福建东南2014秋拍释出
寿山荔枝洞原属高山一支,矿脉为垂直柱形,相当集中。关于它的名字,有认为源于其洞口所生长的野荔枝树,也有认为乃是荔枝洞石质地洁白柔嫩如同荔枝果肉。
无论是何种说法,荔枝洞石质地娇柔、色泽莹洁的特质却是人所共知的,其质地凝结远胜普通的高山石中,而最灵萃者,几乎能够与水坑石媲美。
林文举作 寿山荔枝洞石《赏竹》、《赏梅》、《爱菊》薄意套章 福建东南2012秋拍释出
如此美丽的荔枝洞石,其实按开采年份来说,是寿山诸石种中的“年轻新生代”。关于荔枝洞石的首凿时间,说法不一,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1987年方才首凿出一批荔枝洞石料,便已惊艳世人。
荔枝之色,纯正之外,别具一股飘逸轻灵之气。
孙洁鸣作 寿山荔枝洞石马钮方章 福建东南2013秋拍释出
最典型的自然是白色,其中最上品的被称为“冰糖地荔枝”。芙蓉石的白色也很出名,芙蓉之白如凝脂,如初乳,荔枝洞的白色则如积雪,如冰晶,洁白中自带冷澈之意。
陈达作 寿山荔枝洞石《秋意薄意章》 福建东南2010秋拍释出
黄色荔枝洞又是另一番韵味,它不同于田黄的帝王之色,亦不同于黄芙蓉或黄旗降的温柔华滋。
它呈现出一种明净飒爽的感觉,令人联想到春日花蕊,新发嫩芽,娇嫩得令人不忍触碰。如同五代词人有句:“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袴。”别具一番慵懒香艳的气息。
林飞、林东合作 寿山荔枝洞石 采菊东篱下圆雕摆件 福建东南2018春拍释出
而红色荔枝洞则甚少,亦难得纯色,多于其他颜色相伴而生,色相则与轻灵的白与黄大异其趣,多显得沉稳浑厚,华贵异常,好似贵妃盛妆。
若是遇上红黄白三色的极品荔枝, 必然是珍重万分不逊田黄,往往重金难求。藏家商贾或花费重金延请名家雕琢,或保留石章原貌珍藏起来绝不轻易转手。
郭祥忍 寿山冰糖地荔枝洞石 望子成龙方章 福建东南2019秋拍释出
对于荔枝洞而言丝纹也是一景,荔枝洞石的丝不但细,而且常融于肉中,与寿山其他石种丝独立于肉外,有着天壤之别。
即使是在高山体系内,也很难做到荔枝洞石这种单丝直爽、满丝飘逸的特质。相较于普通高山石卷曲收缩、坑头石丝纹交夹的缺陷,荔枝洞可以说是天生丽质了。
王祖光作 寿山荔枝洞石观音摆件 福建东南2016秋拍释出
冰雪之姿的荔枝洞好似真如「贵妃」一般横空出世红极一时,令「寿山诸石无颜色」,但是仅仅过了两年之后,便由于产量不多且早早绝产,令人扼腕三叹,更加令收藏家竞相寻求上品荔枝洞石。
或许这便是自然造化之理,至美者,不可多得。我们不妨一边感受这传世的绝代风华,一边领悟造物的残酷,多重心境涌上心头,或可作收藏路上所得一趣。
参考资料:
《荔枝洞里荔枝冻儿,明净飒爽冰雪姿》,寿山石文化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