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春辰:威尼斯手记之二

今年的整个双年展场地都在大兴土木,有据来过的人说,和以前大为不同

今年的整个双年展场地都在大兴土木,有据来过的人说,和以前大为不同

5.18——5.19

天又晴了,人们说威尼斯的天气超准,从不食言,估计是练出来的。游人如织,人们生活在惬意中,想一想把双年展创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旅游胜地,是生活的惬意之地,艺术为人的生活锦上添花,展览艺术是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

  路边的双年展海报

路边的双年展海报

100余年之后看威尼斯双年展,应该说这是祖先的发明和后人的光大。今天再创设双年展还是要有今天的特点,但坚持做下来才是根本,办法会随着做下来改进,但坚持做下来才是根本。办法会随着做下来改进,如果半途而废,改进的机会都没有。艺术是历史,双年展也是历史,让生活成为历史本来是常理和自然,不要“拆呢”才成为历史,有历史才有双年展。

水城威尼斯

水城威尼斯

每天走过威尼斯双年展布展现场不得不感慨:这是各个国家来亮相的平台,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展示了那个国家来的艺术状态和特点,不管是什么。从搭建到大型设备的使用,都可以看出财力的必要,说实际的,真是需要钱来做展览。也就是说,展览是做出来的,是用资金堆起来的,如展墙在这里要花费几万欧,吊车要几千欧,这都是黄金白银,来不得虚的。双年展的经济学做到这个份上也能拉动消费,艺术资本论。但另一方面,布展之外的艺术又是主体,都和来自的地域文化特点有关,这样一来就有意思了,无论怎样都会为世界来的人提供观看和评说的机会。这也是看威尼斯双年展的目的,所以来了威尼斯就不分什么形式的展了,而看到的都是那个地域的文化现象,判断都是一视同仁的。因为是度假旅游胜地,所以来看双年展更有吸引力,这不就是社会经济学吗?甚至是政治经济学,只不过这是大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狭义的政治经济学。

【相关阅读】

王春辰:威尼斯手记之一
https://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0.html

王春辰:威尼斯手记之三
https://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4.html

王春辰:威尼斯手记之四
https://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6.html

王春辰:威尼斯手记之五
https://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7.html

王春辰:威尼斯手记之六
https://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7975.html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