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也许,对那些热衷于东方文化的人而言,中国画家沈小虞的名字早就耳熟能详了。但是,沃罗涅日的大多数人对他却所知甚少,不过,想要为自己的东方文化启蒙的观众现在就有机会前往克拉姆斯科依国家美术博物馆,参观来自中国大师的个人画展。
好吧,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沈小虞。他的画作有着东西方绘画相容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其作品基本上都是画家眼中的风景,它们充分展示了此类画作的标准色调,但又因画家沈小虞清晰的个人艺术笔调而独具特色,这一笔调成就的不是某些主张,而是一幅幅抒情诗般的精致作品。在我看来,这是画家最美妙的地方,因为某种具象化的、非常迷人的东西得到了强调,在俄罗斯人的感受中,它完全舍弃了常常隐藏于艺术之中的意识形态(当然,纯现实主义的阐释在这里也是行不通的)。无论如何,他这种创作方式还是让人折服的,也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因为在我们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为了艺术而创作艺术的情况已经非常罕见了——我想,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仅限于俄罗斯。
沈小虞风景画的题材很多都来自沃罗涅日。作为我们中国友好城市重庆的代表,画家在这里生活了近一年时间(在文化交流的框架下)。不过,在这段时间里,他所领悟到的比其他当地人一生发现的还要多。有时候画家的视角会让人想起小孩子的清澈目光;在这个层面上,我记起《白桦树》这幅作品;由四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很容易被看出是俄罗斯经典白桦树的树干,在每个正方形上面顺着中间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描绘。颜色不鲜亮,是中间色调;夏天用淡粉色勾勒,冬天 —— 灰色,秋天 —— 黄色,春天 —— 绿色。一切都很朴素,甚至是很简单的,但有自己的独创和新颖。画面鲜明且清新秀丽。不知为什么会有那么难得的一种自然朴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沃罗涅日的街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被纳入了中国的构思中。似乎,画家使用了大量陌生化手法,因此,沃罗涅日人对画家所描绘的风景不太熟悉。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沈小虞运用他的一种“调味汁”,能够使得本地的观众会无数次去观看沃罗涅日的“片段”;比如,在欣赏《光与影•涅瓦溜茨大街》这幅画时;你会突然间惊讶的发现自己认出了一栋房子的拱门,某某对面建筑一堵墙的残片。给你一种有人来到你家做客的感觉,胸有成竹的讲述自己的旅途感受,只不过用的不是本地方言。
“沃罗涅日的古街道与现代都市重庆风景的奇特组合开始时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克拉姆斯科依博物馆研究员纳塔莉亚• 巴克娜在解释展品时说,“但随后甚至发现有某些共同点,不过参观者在沃罗涅日熟悉的影像包围下,似乎又没有注意到。画家在整体上完成了写生画家的经典课题。”
在某些地方,沈小虞就像想象力丰富的几何学家,按自己的方式勾勒并组织空间,为描绘具体的地域而创造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其画作中的结构体系非常明显,而在这一结构体系中却又镶嵌了精确突显出来的细节,这体现了画家的博学与文化素养。
中国大师向俄罗斯观众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去了解现代东方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惊讶的东方现代文化艺术语言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文化艺术理念融合一体。让我们看到了个人的东方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会经常想起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关注沈小虞的创作发展。很想知道,这位受人喜爱的画家接下来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2009年5月28日
(作者;俄罗斯克拉姆斯科伊国立美术博物馆馆长:达布劳密夫.乌拉基米勒.德密特里耶维奇。文章摘自:俄罗斯《新报》2009.6.4)
作者:弗拉基米尔•杜波罗留米罗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