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就我而言,最近一个时期比较苦恼于展览:为什么要办展览?展览要告诉大家什么?其间与朋友们广泛交流,结论有三:一是绘画是给人看的,是观赏艺术,否则这张画就没有完成创作,当然也就没有了意义;二是作品只有通过与大家的交流和探讨,才能取长补短,自我校正;三是艺术作品同样需要传播和品牌的塑造。有了这些认识,我才鼓起勇气,在林志远院长的敦促和鼓励下,启动了这次展览。
这些作品,是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我个人的感受。按照康定斯基的概念,抽象画是“非物象”,或者叫“非具象”,它是每个个体眼中对自然界、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经历的综合再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抽象画并不神秘,而是非常单纯、简单,它与具象绘画一起,构成了这个世界完整的“象”。
展览的主题定为“众妙之门”,来自本次画展其中一幅作品的名字,由林志远院长敲定。我想他选择这个名字,如同蒋志鑫老师当初给我的画命名一样,着重从《道德经》中“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这样一个哲学意义上来考虑的。而我的理解是,绘画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扇门既是精神之门、感情之门,也是艺术之门、生活之门,更是观念之门、思想之门。如今我们身处充满信息的世界,这些信息非但没有将人的内心彼此拉近,却隔得更远。所以,这个画展若能让你看到一些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观察不到的意象和观念,内心有些许触动,精神上感到愉悦,那就是我的初衷。
荆玉成
2014年3月
作者:荆玉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