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石器时代陶器

2015-05-03 17:52

[摘要]: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即已生产了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继出现了距今8000余年的陶器,中国最早的陶器还要更早些。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即已生产了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继出现了距今8000余年的陶器,中国最早的陶器还要更早些。
经过学者们长期的研究和考古发掘,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已初露端倪,大致可以将这一时期的文化划分为黄河文化圈和长江文化圈。其中黄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文化遗址,主要代表了旱地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文化面貌,而长江流域主要代表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面貌。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以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为代表,所制瓷器较原始,常采用泥条盘筑法或捏塑法成型,器物种类少,器型简单,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多为红陶,少有装饰。中期主要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代表,除大量红陶外,灰陶、黑陶、白陶相继出现,陶器表面不仅施有陶衣,更多地彩绘植物、动物及人形纹,并出现了捏塑的人和动物形象。晚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制陶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快轮制陶得以推广,器型规整,厚薄均匀,火候较高,胎质坚硬,色泽纯正,灰陶和黑陶成为主要品种,刻划、镂空装饰较为普遍,尤其是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胎体轻薄,器表压磨漆黑光亮,刻划、镂空工艺精湛,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近年来,长江流域地区文化遗址的来断发现,对这一区域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文化带上最重要的文化基点。
总之,陶器是一种实用器物,从其漫长的工艺发展进程来看,它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更具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和抽象的审美共性。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