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秦俑二号坑第二次发掘启动 绿面俑未必代表具体涵义

2015-05-04 10:32

图注:秦俑二号坑第二次发掘启动

中新网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冽玮田进)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第二次发掘30日启动,在1994年开始的二号兵马俑坑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计划发掘面积200m?。“兵马俑之父”、原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兵马俑二号坑是兵马俑的精华,首次把考古发掘和现场文物保护结合起来;首次发现保存较好的彩绘陶俑。此次发掘旨在破解许多考古之谜,进一步了解二号坑兵马俑的埋藏内涵。

1976年5月,秦俑考古队在一号兵马俑坑北侧一片树林里,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和陶俑残片,二号兵马俑陪葬坑就此渐露“真容”。

从1976年至2008年的考古发掘表明,二号坑是一座地下土木结构的建筑,呈曲尺形,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埋葬陶俑、陶马约1400余件、战车89乘、骑兵鞍马116匹。这是一个面朝东的以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在建筑形制、兵种阵容及陶俑的神态等方面,较一、三号坑远为复杂。

袁仲一表示,古代军阵按形状来分为方、圆、曲、直、锐五种,兵马俑二号坑“前角后犄”的曲形阵,为研究古代军事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号坑二次发掘领队朱思红说,首次发掘共分布24个探方,仅限于棚木以上视觉部分,面积达1000多平米,对棚木以下的信息量有限。他透露,2000多年前的陶俑陶马等文物深埋于棚木之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恒温、恒湿的环境,彩绘相对保护完整。此次发掘会使用一些先进的考古技术,如考古信息数字采集、现场提取同步进行等。

据了解,秦俑脸部多为淡粉色,二号坑曾出土非常罕见的绿面俑,它的面部涂着粉绿色的彩绘,在文物考古界引起巨大轰动。此次发掘是否能够再次“惊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绿面俑是工匠偶一为之”、“绿色是面部的武装装饰,不容易被敌方发现”等说法,袁仲一认为,秦代崇尚纯色,而绿色属于调和色,是灰暗色,不一定代表具体涵义。

记者在现场看到,空旷的陈列大厅,灯火通明,在原划分探方基础上,考古工作者按俑坑组合单元的实际即按过洞发掘,考古流程均在公众的目光下进行。

来源:凤凰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