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用民间力量激活艺术

2015-05-04 11:35

如今什么都时兴“选秀”,就连艺术作品也赶上了这个潮流。由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最受公众喜爱作品评选”活动正在馆方官网上火热进行,候选的300件作品“各凭本事”争夺TOP20排名,能够直观地让大家看到老百姓的喜好。动员民间的力量成为了这场活动最大的亮点,也给我们不少灵感和启发。

最受公众喜爱:没有标准,喜欢就好

很多人习惯于将艺术参观与“高雅”之类的形容词挂钩,其实这是以偏概全的想法,或许那些著名的艺术珍品真的难得一见,但身边的艺术却无处不在。说到底,有人喜欢才能让一件艺术创作产生价值,尤其是当代艺术作品,更需要被更多民众所熟知、喜爱,才能体现出它的社会意义。而我们传统的展出方式往往不会主动出击,让民众参与到展出的过程中,往往是策划好了展出,等待着人们前来参观。其实,艺术展出也可以更“张扬”一些,比如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在举办的“最受公众喜爱作品评选”活动,充分利用了民间的力量,让我们见到专家选定策展以外的另一个评选维度——公众意见。

参与民众投票的艺术作品其实已经经历过几轮“海选”。展览作品征集初评工作由展览组委会学术组会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会专家,对投稿的8539件作品进行了甄别和筛选。展览组委会学术组经过几轮民主投票方式初选出400件作品,再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会专家从中评选出300件作品(绘画类126件、影像类68件,综合类106件),提供给专家评审团评出入展作品的同时,向公众开放,投票评选出最爱。相比之下,民众的投票不会以专业的角度去评选,而会更直观地仅凭喜好来决定票落谁家,或许结果会和专家评选大相径庭,但至少也会是观众最真实的想法体现。

“8539件投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艺术创作和民间力量的活力。我们对此感到惊喜,也深深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为了不让任何一件好作品失去向公众展示的机会,我们在评选程序的设计和执行中,尽力去接近公平、公正和学术的原则,初评选出的300件作品力求体现民间力量的艺术风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方表示。

借助网络平台:更多作品,更多选择

3月25日—5月25日期间,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登录展览官方网站,对“民间的力量”展初评选出的300件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喜爱的作品。选择利用官方网站的平台,无疑既让更多人对美术馆有了更多了解,同时也迎合了网络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想想看,300件艺术作品,如果要去实地欣赏,不仅耗费场地和精力,忙碌的上班族也未必有时间去参与。有了网络平台,民众不仅可以自由地浏览每一件作品,还能立刻看到每件作品详尽的说明,既没有空间上的限制,也没有时间上的局限。

纵观到目前为止的投票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票数领先的作品都离不开生活的元素。暂定第一名的作品是名为《人民大词典》的装置作品,乍一看就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大词典,翻开的页面上有被黑色记号笔涂鸦过的痕迹。其实,这是用敏感词过滤器人工在词典中找到所有被屏蔽的敏感词并把它涂黑的结果,意在表现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一些词语被动的成为敏感的本身,词语被特殊化,渐渐地成为一种现象,成为一种制度,成为一种文化。改变了语言系统的本身,让描述事物的方式和表达的自由失去了功能,对语言体系构成是种极大的破坏,左右审美文化的方向,影响价值观的判断,这种情况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回到现实社会,如果我们的纸媒传播也是这样,那我们将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人类讲如何去交流,文明如何发展,文化如何传承。将现代汉语字典用绿坝敏感词把里面的敏感词给屏蔽,作为字、语言、词语的基础出现了缺失,那么未来的“新人”如何去理解和认识文字?对于网络时代的人们,这样的意识相当能够引起共鸣,人气超高也正常。

反馈新生力量:走进艺术,更多机遇

之所以举办这样一场网络票选活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也是颇为良苦用心。为了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愿意关注艺术,并参与到艺术中来,更新展出形式,出一些“奇招”来招揽人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像这样,让民众有机会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尽一份力,却还比较少见。入选终极“TOP20最受观众喜爱作品排行榜”的作品不仅能够出现在“民间的力量”展览和画册之中,其作者还会受邀参加展览开幕式和颁奖典礼,并在未来参与到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提供的诸如艺术培训、驻留创作等诸多丰富的活动中。另一方面,由于这次入选的作品也是来自民间的力量,作品都来自踊跃报名的作者,并且大量作品中所表现的也是中国民间社会蕴含着巨大的当代文化活力。

另外,以“最受公众喜爱作品评选”活动为基础,一项名为“民间的力量发光体计划”的大型创意公益活动也随之展开,延展出艺术公益慈善和艺术公益创作。一方面,观众投票数量与“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和“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公益捐款相连接,捐赠款项专门用于中国青年当代艺术工作者的项目扶持;另一方面,美术馆还邀请了知名当代艺术家颜磊为此次活动进行“民间的力量发光体”作品公益创作。观众投票数量与发光体作品光亮圈数相连接,创作完成的发光体作品将在“民间的力量”开馆展上向公众进行展示。公众参与“最受公众喜爱作品评选”活动进行投票,不仅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判断和喜好,而且将点亮“民间的力量发光体”为民间的力量增添光亮。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表示:“让公众用手中的选票选出喜爱作品的同时,可以有机会通过你的参与行动去推动艺术公益的捐款和当代艺术创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动员更多的公众力量为当下的艺术生态带来更加新鲜的活力。”

可以预计,那些参与过投票活动的民众,一定会更有兴趣参观“民间的力量”展出,届时,如果还能看到自己投票的作品出现,并亲眼看到实物的样子,一定也会有一番别样的心情体验。

作者 梁依云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