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男子三年收藏油灯近千盏

2015-05-04 17:05

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葛涛与古油灯结缘,三年时间他收集了近千盏油灯,其中不乏稀有之品。这三年,他跑遍中国,四处寻灯。昨天,葛涛向记者讲述了他“收藏光明”的故事。

三年收集近千盏油灯

2012年,葛涛在一家灯具厂工作,年初到上海出差,“我们几个人看着厂里的展厅,摆放着一些古代的油灯,都很好奇。”同时从事书画创作的葛涛一下子就对古灯产生了兴趣,“同行的人跟我开玩笑说不如把灯的历史好好研究研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葛涛还真对古灯留了心。

当年4月,葛涛在寿县淘到了一件寿州窑出土的物件,像个杯子。”“ 拿回来以后,一个朋友对葛涛说这是一盏古代的油灯。葛涛一下子想起了上海的那些油灯,我决定收集古油灯。”““每次出差,我都要到当地的古玩城去转转,目标就是各地的古灯。”葛涛说,这三年来,他跑遍了中国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收集到了900多盏各式各样的灯。”“

记者在葛涛家里看到,好几个房间里都摆满了灯,有铁灯、竹灯、锡灯、陶灯等,“有几盏灯我特别喜欢,比如我在六安淘到的一盏省油灯,它有一个孔,有夹层,从孔里注水到夹层,能给灯具降温,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还有一盏灯葛涛也很青睐,“铁质的,制法精巧,三根腿支撑,就像女人窈窕的身体,很美。”在葛涛收集的古灯里,还有不少体现着异域风情,“比如从昆明收到的几盏灯,是纳西族人用的,很有民族色彩。”

过程有欣喜也有失望

古灯的背后,不仅有其历史和故事,还有葛涛收灯的酸甜苦辣。“有一次在西安,跟古玩城的老板价格谈不拢,准备走了,结果打开出租车门的那一刹那反悔了,跑回去把灯买了。”

还有一次的经历让葛涛很得意。“那是去沈阳,我收了一些古灯,也收了一个以前铁路上用的蓄电池巡逻灯。结果,安检时没过去。”原来,工作人员认为蓄电池灯里有盐酸,属于危险物。“但我知道,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了,盐酸都固化了,没什么危险。”但工作人员不信,葛涛找来螺丝刀,把灯拆开,“给他们看了灯里面,他们总算相信了。”之后,工作人员指着葛涛包里的其他古灯,问是什么,“我就跟他们讲解,这是宋代、明代等时代的东西,讲了半小时,他们听了很开心,我更开心。”

葛涛也有失望而归的时候。“有一次在哈尔滨古玩城,我看上两盏灯,但老板开价太高,没有买成。”两个月后,葛涛又出差到哈尔滨,“我又去那个店,装作第一次去的样子,结果老板一下子认出我。”葛涛笑着说,“这就是无缘了。”

“收藏光明”带来快乐

随着自己收集的灯越来越多,葛涛也渐渐了解了国内的“灯友”。“有一个太原市的电厂工人,收了很多灯,我专门跑去看,感慨不已。”葛涛说,这个工人工资很低,但收的灯却比他多,“真的是出于一种纯粹的热爱。”而在四川,葛涛也遇到一名灯友,他也收了很多画,“ 女儿结婚时卖了画当嫁妆,但灯是舍不得卖的。”

收了这么多灯,以后怎么办呢?喜欢说“收藏光明”的葛涛告诉记者,“这些油灯给他带来了快乐和宁静,也为书画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启发。而我也给了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小心地照顾它们。但我只是暂时守护它们,它们最终会去到该去的地方。”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