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画家丁杰出生于江苏如东古镇的书香门弟,他是清代著名画家陈嵩的八世孙,从小在浓郁的传统文化艺术熏染下,冶铸了他内敛自律的人格性情和儒雅纯朴的审美意趣。
丁杰在艺术上的成长不仅来自家学渊源,由于他长期生活和学习在人杰地灵的江苏,老金陵画派的历史遗泽和新金陵画派的现代精华,都充分地滋养了这位勤奋好学的艺术学子。我过去曾经看过丁杰在江苏时期的山水画作品,笔墨功底深厚,美学意趣清雅,那是一派典型的南派山水风貌。但自从十年前丁杰移居北京后,他在山水画创作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丁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的积累中,在不安现状陈规的内心冲动趋使下,逐渐形成一条自已探索的新思路:他期望将南北派山水的诸多精粹优长加以融会贯通,再结合时代精神,力图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的一番新风貌。这是很有作为的创造意图。当然这种志趣并非从丁杰开始,历来有此志者不乏其人,但有成者鲜寡。丁杰在此路上有心地努力奋斗了十年,在这方面的探索上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我最近到丁杰的画室看了他近来的一大批新作,从中我已可以明显看到北派山水的雄浑苍劲和南派山水的清丽秀润在同一画面上的结合、综合和融合,已经初步形成了丁杰所期望的那种绘画风貌。细读他的作品,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中国山水优秀传统进行过广泛的钻研和学习,并试图把它们提炼出来和新时代的美学诉求形成互动,以期生发出新质。毫无疑问,我们一眼可以看出,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也是丁杰重点学习的尊师。学习黄宾虹在当代确实已经形成了遍布中华大地的“黄宾虹热”,这是好事乎还是坏事乎?我的回答当然是积极肯定的。逐渐认识到黄宾虹深厚传统文化学养和“五笔七墨”、“浑厚华兹”内美等经典总结的价值,是当代中国画在学术上的一大进步。大家都来学习黄宾虹,对每一个习画者来讲都会带来不同种度的收益,只要你的学习方法得当。从中国画大的发展进程来看,有一个阶段大家都来学黄宾虹并不是坏事,它有利于中国画整体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大江南北个个都变成了大大小小的黄宾虹,那就有必要来研究研究方法论了,到底是学其表皮图式,还是学其底里法术。再者,任何大师都有其片面性和不足之处,黄宾虹也是有其难以摆脱的“图式共性与真山真水个性的矛盾”。因此,如何“走进黄宾虹”和如何“走出黄宾虹”,这是每一个学黄师的学子应该思考的问题。丁杰意识到这个问题,又力图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在他这批新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努力体现黄宾虹的各种优点的同时,又有意识地强化生活本原的轴心作用,努力避免近来“黄宾虹热”中过于受“黄宾虹图式”、黄宾虹外在风貌牵制的倾向。重视自已对大自然的观察、体悟和本身感受,逐渐把握“打进”和“打出”和“师大师”和“师造化”的辩证关系,这恐怕应该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开拓未来境界在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唯一康庄大道。
丁杰是我非常欣赏而敬重的画家,他为人诚恳,勤奋善学,感觉灵敏,性格沉稳内敛而又富有强悍的使命感和进取心,这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心理素质。我相信他在未来的艺术征途上是会大有作为的,我相信他试图融汇南北优长来开创中国山水画新风貌的志向是会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
作者:王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