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五色斑斓 艳而不俗

  杭州文化中心专业画师沈明权师事文人画大师陆俨少先生近十年,于陆家山水,可谓得其似矣;而一旦豁然变异,他的勇气令人感佩,其自立的难度,也是可以设想的。

  明权早年搞民乐。善横笛,后来转事山水创作。“乐由性出”、“乐极和”;而画为“心画”,两者都是“情深而文明”,都是“由中出”。故本质相同,作用相通。明权既沉浸于传统格式的书画天地中,耳濡目染,又喜陶渊明的田园诗,那么画他早年曾经劳动过的水乡平原,洋溢幽然闲适、自得其乐的情趣,便成了他新作的第一个特点。第二是他重视笔墨。中国画如果不重视甚至不讲笔墨,无异是挖去自己的根基而取消自己。明权深得陆老的教诲,讲笔墨是十分自然的。他的新作。用笔大致还是陆家山水的格局;但他深知“笔墨”之美的所在,懂得“笔”、“墨”作为中国画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手段)、懂得笔墨与画家个性和画体的一致性,而已有小异。更可贵的是,他益发重视书法,勤于观摩临习,同时广开视野,浏览历代绘画,取其所能取者,所宜取者。※※※甚于画外功夫,研读画论和诗文,※※※※,他所走的是高远的正道。

  由上述两个特点,沈明权的山水画呈现出宁静、不俗、不杂三个特色。作品中的意象虽然尚觉突兀不驯,但繁而能和;五色斑斓,却艳而不俗。他吸收了民间艺术,更多地融入装饰性趣味。新作的意象和形式远不同于前往,则笔墨不能不随之而变。如果说他的作品不成熟,关键无疑就在这里。但他的用笔用墨,秀正无浮嚣之气,虽遒劲不足,乃是功夫火候未到,无可厚非也。

  清人方士庶对中国山水画曾经有过一个总结:“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天慵庵随笔》)上面所说沈明权作品的两个特点,实是涉及艺术的自觉和中国画艺术精粹两个最根本的问题。于此,沈明权是有意或无意地抓住或契合了。

                                                                                                                                               1995.12.8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

作者:童中焘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