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桃花源里可耕田

  沈明权过去画的是“陆派山水”,山石嶙峋,云雾舒卷,江流激湍,笔墨十分老到,深得陆俨少先生真传。

  沈明权早年师从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弄箫舞笛数十载。一个偶然的机遇,他成为陆先生的入室弟子,从而耳濡目染大师挥毫十余年。一招一式,竟也能惟妙惟肖。沈明权师从陆俨少从一个书画艺术的门外汉到卓然成家,在艺坛上很有些像顿立夫的师从王福庵。

  沈明权原来可以捧着陆派山水的“金饭碗”,以“小陆俨少”混迹艺坛的。但他偏偏喜欢另起炉灶,并且毅然决然地远远跳出陆的影响,去寻求他的“幼稚”而古怪的桃花源。以  陶渊明《桃花源记》为题材的作品,占了沈明权作品的很大部分。

  人物画界的变体,所谓夸张与变形早在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任渭长便尝试过,并且已经得到艺坛的认可。而山水画,要出新是很难的。

  沈明权的山水画是一种变体,中药材式的树干和多米诺骨牌分布式的林木是他有意追求的装饰味。甚至我对他“幼稚”的“生手”的印象也是有一定渊源的。沈明权的山水画,使我想起顾恺之《洛神赋图卷》的山水背景、展子虔的《游春图》、五代的《阆苑女仙图卷》。这种稚拙与山水画源头之作产生了一种遥相呼应之妙。

  沈明权在笔墨上尚存在较大的提炼空间。或许这里倒可以总结出一种“沈明权模式”,即先冒着单薄刻板不讨好的危险,远离喧嚣创立一种风格,再慢慢地修炼不断地注入笔墨功夫,如同建筑业的先营造一个框架,再添砖加瓦。

                                                                                                                                                     1999.11.13

作者:李仲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