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米山化作沈家山

  阔别西湖已十余年,去年因事到杭州,又因杨仁恺老的介绍,得知画家沈明权先生,并饱赏他的大作。

  沈明权先生是著名画家陆俨少先生的入室弟子,我在上海与陆老曾有一面之识,承陆老延接,款问有加,倍感盛情。陆老的山水画,当世享有盛名,这是众所周知的。我读过陆老的不少大作,感到在当代中国画中,是黄宾虹以后的又一巨匠,与北方的李可染先生南北辉映,成为山水画的两大高峰。陆老的题识,书文并美,尤为难得。今观明权先生的画,画师承陆老画法,几可乱真,深得乃师真传,而其书法亦能毕肖,令人叹佩。此真得陆老真传者,非泛泛所能至也。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沈先生能一变乃师家法,而于山水画传统中独取米点,而又变化出新,自创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记得五十年代,理论界对米家山水颇多贬词,说它非现实主义等等。其实完全是一种左的教条,于中国传统画以至传统文化略乏所知,只显生搬硬套。后来,此风渐渐有所纠正,米家山水稍稍得到重视。这是完全正确的一种转变。其实米家山水是从现实中来,特别是多看看江南烟雨中的山水,就可领略米家山水的神韵了。应该说,米家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个创新,一次开辟,使山水画的题材扩大了,表现力更加丰富了,山水画又多一种韵味了!

  画家沈明权先生对米家山水情有独钟,别有会心,居然从米家山水中变化出新,使原先比较单一的湿润的米点,一变而为千变万化的各式各样的点,各表其状,各尽其能。于是以“点”为主的一种山水画的新貌出现了,令人感到真的是耳目一新,而且与米点略乏雷同之处!宋代以黄山谷为主的江西诗派,其诗歌理论主张“化腐朽为神奇”,主张“点铁成金”。米家山水当然就不显“腐朽”,更不是“铁”。但是沈明权对不是腐朽的东西能加以“化”,不是“铁”而是“金”的东西能加以“点”,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突破。

  凡是创新的东西,当然还在继续前进和发展,而不是已经定型为“模式”和“规范”。因此,它自身必然在继续更新,继续完善而逐步过到完美,这是完全可以预计的。

  看了沈明权先生的画,深有所感,爰成二绝,以为本文的结束:
  不到西湖已十年,重来却识沈明权。羡君一派佳山水,坐我西湖雾雨边。
  生平绝爱米家山,一片空濛缥缈间。却怪西湖沈画士,米山化作沈家山。

                                                                                                                                                            1999.12

作者:冯其庸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