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2017-11-25 00:00

新媒体艺术如火如荼的当下,艺术热情拥抱科技不断拓展艺术边界的同时,科技本身的力量也成为艺术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也正是“流明矩阵”的来源。
策展人王岩、流明数码艺术大奖中国负责人管蕙珺
策展人王岩、流明数码艺术大奖中国负责人管蕙珺
11月24日,“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这也是今日美术馆在结束了“.ZIP未来狂想”之后的又一次新媒体艺术大展。展出了来自英国“流明数码艺术大奖”(Lumen Prize for Digital Art)的历届获奖作品外,入围作品、历届特色作品及文艺复兴公司(Renaissance)带来的VR电影特别放映单元。共展出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二十余件数码影像作品、装置艺术品和VR作品。展览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专业的协办,由高士明担任学术主持,由王岩担任策展人。
斯蒂芬·瑞斯(Stefan Reiss )《O.T. 923 》300x 500 x 300 影像装置 2017
斯蒂芬·瑞斯(Stefan Reiss )《O.T. 923 》300x 500 x 300 影像装置 2017
“流明数码艺术大奖”(Lumen Prize for Digital Art)来自英国,每年在全球征集经由电子数码设备所创作而成的艺术作品,并通过专业的评审团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进行全球巡回展览。2012年以来,“流明数码艺术大奖”已在纽约、伦敦、雅典、阿姆斯特丹、香港、上海等十余个城市举办逾20场展览。通过学术合作,“流明数码艺术大奖”在每场展览举办期间,亦组织了多场研讨会,艺术家讲座以及专题座谈会。2016年,“流明数码艺术大奖”中国巡展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今年,奖项特地选择了北京作为中国巡展的目的地,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和观众了解奖项。
2017流明艺术大奖获得者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右一)
2017流明艺术大奖获得者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右一)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塑料反射》165.5 x 125 x 66.1 交互装置 塑料垃圾,防水引擎 2016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塑料反射》165.5 x 125 x 66.1 交互装置 塑料垃圾,防水引擎 2016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塑料反射》165.5 x 125 x 66.1 交互装置 塑料垃圾,防水引擎 2016
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塑料反射》165.5 x 125 x 66.1 交互装置 塑料垃圾,防水引擎 2016
2017“流明数码艺术大奖”,收到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800位艺术家的作品投稿。经过专家评审,选出70余件作品入围。最终获得冠军的是荷兰艺术家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的作品《塑料反射Plastic Reflectic》。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这是一面交互镜像装置, 601件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塑料垃圾漂浮在一池黑水上。当人走近并做出各种动作时,水中的各种塑料也随之浮现并形成同样的剪影。装置将原本漂在海面上的垃圾摆在了观众面前,继而让观众意识到自己行为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关系。除了作品涉及到“环境保护”的立意之外,这件作品的科技含量并不太高,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感应装置,但这件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大奖,依然跟其颇具美感的形式,以及并不炫技的表达有关。而这也让我们思考科技艺术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Ivan Govorkov伊万·格沃尔科夫、Elena Gubanova埃琳娜·古巴诺夫
Ivan Govorkov伊万·格沃尔科夫、Elena Gubanova埃琳娜·古巴诺夫
CYLAND媒体艺术实验室 Elena Gubanova埃琳娜·古巴诺夫、Ivan Govorkov伊万·格沃尔科夫《达娜厄》500 x 300 机械装置 2014
CYLAND媒体艺术实验室 Elena Gubanova埃琳娜·古巴诺夫、Ivan Govorkov伊万·格沃尔科夫《达娜厄》500 x 300 机械装置 2014
当光接触到镜面时,镜面发生弯曲,回应光的“触摸”
当光接触到镜面时,镜面发生弯曲,回应光的“触摸”
本次展览同时还展出了一件由圣彼得堡年度国际数码艺术节Cyberfest的联合策展人埃琳娜·古巴诺夫及CYLAND媒体艺术实验室联合创作而成的作品《达娜厄Danae》。CYLAND媒体艺术实验室是俄罗斯较为活跃的新媒体艺术非营利机构,拥有最大的东欧视频网络艺术资料库,并在全世界各地组织艺术展览,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年度新媒体艺术活动CyberFest背后的力量。英国流明艺术奖项从2017年起开始与其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同时流明艺术奖项也会于2018年2月11日参加CyberFest国际数码艺术节。
Fabio Dartizio法比欧·达尔蒂齐奥《栖巨太阳的渴望》 尺寸可变 网页 铁架,电脑,投影 2016
Fabio Dartizio法比欧·达尔蒂齐奥《栖巨太阳的渴望》 尺寸可变 网页 铁架,电脑,投影 2016
Zarah Hussain谢拉·侯赛因《守护神》   275 x 262 投影雕塑 石膏,投影 2016
Zarah Hussain谢拉·侯赛因《守护神》 275 x 262 投影雕塑 石膏,投影 2016
在策展人王岩看来,人工智能的发达,将我们带向了一个对重新认知自我的角度,“我们的世界是否是真实的,而我们又如何知道这一切是否是真实的,而这又有和意义”。在阿尔法狗在棋术上打败了人类之后,又一名叫做 CaseCruncher Alpha的机器人律师“轻而易举”打败了100名来自剑桥法律系的高材生。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在一次导向了霍金那句著名的对人类的告诫“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可能比人类更快,而它们的终极目标将是不可预测的。我很害怕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成为新物种”。而如果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全部建立在“算法”之上,人工智能对算法的掌握显然优于人类,而正如艺术家aaajiao说的那样“模糊不确定性才是人类的优势”,那是否更多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艺术会是拯救人类的最后法门?所以,先来看看这些新媒体作品有没有打动你?
Nicole Ruggiero尼科尔·鲁杰罗、 Molly Soda莫利·索达、Refrakt雷弗莱克《待发掘的影像》400 x 400 AR增强现实 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荧光灯 2017
Nicole Ruggiero尼科尔·鲁杰罗、 Molly Soda莫利·索达、Refrakt雷弗莱克《待发掘的影像》400 x 400 AR增强现实 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荧光灯 2017
普通的生活场景,拿手机扫描过才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普通的生活场景,拿手机扫描过才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7日。
郑达《生成的痕迹》尺寸可变 交互装置 2016
郑达《生成的痕迹》尺寸可变 交互装置 2016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Isabelle Arvers伊莎贝尔·阿韦尔《忘我建造者VS忘我的土地》尺寸可变  动态影像 2017
Isabelle Arvers伊莎贝尔·阿韦尔《忘我建造者VS忘我的土地》尺寸可变 动态影像 2017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流明矩阵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开展,高科技下的艺术能拯救人类吗?

来源:HI艺术 作者:刘霞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