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局2012年由三位发起人朱加、陈侗、方璐共同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这家以收集和整理录像艺术家的作品和资料,并建立便于检索的档案,为研究、学习和收藏的人群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保持着每年至少收录12位艺术家档案资料的节奏,已经在5年间为包括蒋志、王功新、马秋莎、曹斐、周铁海、胡介鸣、林科、宋拓等在内的71位艺术家建档。 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机构,录像局以两个月为周期,同时陈列两位已整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和资料。
10月,录像局将北京空间从草场地艺术区低调迁至798艺术区,并同时开展艺术家唐迪鑫以及李燎个人档案。在录像局收录的艺术家资料中,包括完整地收录艺术家录像作品,以及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方案等等。并为了保护艺术家的权益,录像局与艺术家或代理画廊之间为每一件作品签署协议。这部分资料也作为陈列档案之一。而此次乔迁,录像局也为空间配置了高清大屏幕设备,支持观众手机视频点播系统。
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资助的国内首部“录像艺术译丛”发布
在系统性备案录像艺术家档案的同时,录像局也以文字的形式编译或翻译录像艺术丛书。11月24日,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资助的“录像艺术译丛”在录像局发布,首发《反馈》、《分辨率》两本译书,这也是录像局策划的首部出版物,为国内录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学习提供了理论参考。
录像局创始人陈侗、湖南美术出版社柳刚永副社长、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楠楠
来源:HI艺术
作者:刘霞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