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2-06 10:11
展览海报
2017年12月1日在台华艺术中心举行了“聚.火-莺歌、上海、纽约三城彩瓷创作联展”的开幕式。一方土水涵养一方情。来自三个城市、不同媒材的艺术家们,在莺歌进行了热烈的彩瓷试炼,那可预期与不可完全预期的新视界,等您来一同来品味彩瓷的多样情怀。
为窑火里的精采而来艺术家们,包括上海的陈强、张岚军,纽约的大泽人、陈向东,以及台湾的白丰中、郭博州、廖修平、郑善禧、钟有辉等,与淬炼精「彩」的台华窑,共同以生命底蕴中的东方思维、以陶瓷媒材,展开一段与传统精神相连又具时代性的新视觉旅程。
是胸怀远古的郑善禧、大泽人与陈强,带来无尽婉约、朴素的东方情怀,让拙美的能量释放,让陶瓷媒材质朴的性格全然展现。是直视大自然的钟有辉、白丰中,以自在洒脱的诗意性格,幻化出釉彩里的奔放缤纷与富饶,但又带点东方呢喃细语的含蓄气质,鲜活了当代彩瓷的生命力。在无形无象中奔驰的廖修平、郭博州、张岚军、陈向东,开启的是窑火里深邃无垠的新世界,追求的是高温下澎湃的热情,并以窑火淬炼下独有的质地与色彩传递浓浓的时代乡愁。
心
为窑火里的精采而来
「聚.火─莺歌、上海、纽约三城彩瓷创作」联展的规划,缘起于上海的版画家张岚军。这一位积极图变的「走险」艺术家,多年来,他的艺术行脚跨过了铜版画、油画、水彩与陶瓷,也远及伦敦、纽约等大城市,2012 年开始游走各地陶瓷窑场,2014年来到了台华窑,2016 年邀集来自纽约与上海的艺术家加入台华窑彩瓷创作的行列。
艺术家们到窑场使用陶瓷媒材来创作,不只是纪录自己的心绪或延续自己的艺术风格,更是为了寻找与自己契合的新媒材与新形式,延展自己的创作生命与维度。而,从熟悉的媒材转向挑战陶瓷媒材着实需要多一点勇气与耐心,因为陶瓷工序繁复,色料与釉药的变化繁多又难以掌握,还得经过窑火锻烧才能看见成果,需要不断地试验以及耐心期盼出窑,途中的挫败在所难免。是此,他们不只为了窑火里的精采而来,也为了挑战自己而来!
窑
淬炼精彩的台华窑
窑火,几千年来在世界各地绵延不绝,各自展现不同的精采与风情。今日,在莺歌,在彩瓷、釉色发达的基础下,台华窑用三十年时间建构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彩瓷创作平台,不但支持了土坯、色料、釉药与烧制工序,还全力支持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接受艺术家各式各样的创新挑战,期待艺术家在彩瓷创作中看见自己艺术生命的新火花。在此平台中,工艺技艺流向艺术,艺术的思维回馈了工艺;不同创作媒材的经验,也为彩瓷表现带来形式与风格转变的契机。因是如此,台华窑协助了许多艺术家们发展其各自独特的彩瓷风格,也因此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汇聚于此。
艺
人,才是最后的风景
本次邀请展出的艺术家,包括来自上海的陈强、张岚军,来自纽约的大泽人、陈向东,以及台湾的白丰中、郭博州、廖修平、郑善禧、钟有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曾游走世界各地、出入东西方文化核心,最终也都心系着生命底蕴下属于东方的艺术思潮,想着以陶瓷媒材创造与传统精神相连又具时代性的新视觉文化。
胸怀远古,无尽婉约
今年86 岁的彩墨画家郑善禧,从事彩瓷创作四十余年,各种刻绘技巧与釉色共融的技巧兼备,喜欢于彩瓷上抒发所思所想,因此主题广泛、风格不拘,融会东西方各大家大派的美感与特色,但最欣赏远古时期朴拙的生命情怀,常于彩瓷上以一派率性天真的刻绘手法,用色朴雅自然,展现活活泼泼的生命力与陶瓷媒材简洁明朗、朴实大气的表现力。
自美国英美文学教授退休的大泽人,深具丰厚的东西文学底蕴,客居美国数十年,53 岁才开始从事水墨画创作,深受古碑刻文的拙美力量所感动,遇上彩瓷后,或刻或写或画皆透露浓厚的古雅韵味,首次使用台华窑独特的窑变釉彩,便幻化出鲜明浓郁却又富含神秘韵味的釉彩变化,彷佛远古的朴拙世界瞬间鲜亮的起来,热情地向你我诉说喜悦的情怀。
科班出身、留学加拿大的水墨、版画家陈强,跨足彩瓷创作也有十余年,在景德镇拥有个人工作室。他的彩瓷作品风貌多元,擅长以现代表现笔墨韵味的新手法运用到彩瓷创作上,无固定章法、尽兴随意地蘸点了青花色料,层层堆栈布局,有时加入书写的文字,有时只是点捺打圈而已,便堆栈出时而透白时而浓郁的斑驳效果,散发既现代又古拙的迷人韵味。
直视自然,幻化无穷
科班出身、留学日本的版画家钟有辉,将版画绢印的技法融入彩瓷创作中,或用色料、或用釉药、或以混搭的方式多层次覆染,经过高温熔融后,呈现意想不到的色彩或质地。因为喜欢大自然,喜欢四季转换的美感,他以半具象或抽象的形式表现,用色直率且丰富,常不经意地流露其自在洒脱的诗意性格与无所罣碍的欢喜心,感受其缤纷丰富的生命情怀。
科班出身、留学大陆的艺术家白丰中,专研彩墨、油画与彩瓷创作,以缤纷热闹的花草虫鸟为主题,画风多彩奔放。在彩瓷创作上,他以传统却激疾的笔触以及鲜明的色彩,为彩瓷带来轻盈与浪漫的气质。那不羁的线条、明快又丰富的色彩布局,表现出陶瓷少见的奔放热情与丰饶的生命力,但又带点东方呢喃细语的含蓄气质,鲜活了当代彩瓷多彩的崭新风貌。
纯形艺彩,深邃无垠
国际知名版画家廖修平,台湾现代版画的先驱者与推动者,创作以符号象征的手法,传达台湾在地的生活情怀。在彩瓷创作上以彩绘为主,或于土坯或于锆白釉上挥洒,融合坯体的外形而大笔落下的厚彩布局,经过窑火的焠炼,在恢宏大器中蕴藏着笔釉流动的气韵,赋予彩瓷创作新的气象。
留学纽约的多媒材艺术家郭博州,创作的媒材与形式多元,主要以后现代的创作思维为基础、台湾在地的文化情怀为内涵,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展现他对社会环境的关怀与个人浪漫诗性的美学观。在彩瓷创作上,经常混搭色料与釉药、也交错运用彩绘、剔刻、迭釉等技巧,加上具东方意象的符号与抽象元素,创新了陶瓷独有的质感与色彩,以多层次的质地与细腻的釉彩变化,传递浓浓的时代乡愁与陶瓷媒材丰富的表现力。
科班出身的版画家张岚军,创作上牵系的是东方笔墨的哲思。在彩瓷创作上,他偏爱青花与钧釉的色彩与变化,如以淡淡浓浓的青花、或轻或重的笔力,蜿蜿蜒蜒地走出似山似水似雾的东方空灵世界;或者用青花轻快洒脱地捺点,再淋洒钧釉,让窑火淬炼出时代的风采;或在蓝色釉上刻绘出柔情的情思。他串连起来的不仅是文人系统里的笔墨韵味,更是陶瓷高温下澎湃的热情。
科班出身的版画家陈向东,客居纽约二十年,在彩瓷创作也有多年工夫,喜欢白瓷温润如玉的质感而选择了多种方式来衬托瓷器的白,如用青花画出曲线、蜿蜒流畅的色带,或用淡雅的色料顺着表面弧度,或粗或细地以画出蜿蜒、跳跃的弧线,因为透明釉的关系,轻柔的色调闪烁着微光,瓷器的白则更显幽然清雅,挥走了瓷器的古韵,带来新时代的光彩。
一方土水涵养一方情
一方风土人情造就一方文化景致。愿意跨出「第一步」的人,就可以遇见新的可能、就有新的斩获。终究,因为有追求卓越的心,才能串起更多的机缘,展开更长、更远且更深刻的心灵旅程。来自三个城市、专长不同媒材的艺术家们,在台湾莺歌的台华窑进行了彩瓷创作,那可预期与不可完全预期的创意与创新,等您来一同来品味多样的彩瓷情怀。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