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情是我们在这个世界唯一的牵绊,对于我们修行之人更是最大的阻拦,我们不放弃情感就无法真正的修行,但是情真的难舍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文殊菩萨与维摩大士的这一段问答,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大乘佛法的精神,是不主张断除烦恼,而住空寂涅磐的。他们认为这正是小乘行者不能圆佛种智,自然兴化无边妙用的原因。
烦恼是我们受苦的原因,但同时,烦恼也是我们解脱的因由。如果我们能在平常的烦恼心行处提起觉照,立意参破这烦恼的本末究竟。时时处处如此用心参究,终可了达烦恼性空,本不可得。如此,烦恼不求断而自然解脱,并且即烦恼可自生应机如宜的智慧,使我们能够在当下的事境中自在无碍,如此名得真实受用。
可见,解脱烦恼的方法,不应是我们起意去断除,而是即烦恼而参悟。当我们参破了烦恼本质原来如此,了不可得后,烦恼自然不能为碍,我们就能于烦恼而得自在了——这便是智慧。到这里,我们才可以明白,“烦恼即菩提”,说的是这么一回事啊!
情感既是烦恼之一,要解脱其困惑,也当如此参究,方能自心性上彻底解脱,而究竟不为所缚。
作者:画家寇月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