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解脱烦恼

情是我们在这个世界唯一的牵绊,对于我们修行之人更是最大的阻拦,我们不放弃情感就无法真正的修行,但是情真的难舍
  《维摩经》中文殊菩萨与维摩诘有一段关于如来种(所谓的如来种,就是觉悟成佛的种子,也就是使我们这些生活在烦恼中的普通人能够究竟解脱烦恼而得菩提智慧的基本条件)的问答: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曰:何谓也?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文殊菩萨与维摩大士的这一段问答,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大乘佛法的精神,是不主张断除烦恼,而住空寂涅磐的。他们认为这正是小乘行者不能圆佛种智,自然兴化无边妙用的原因。
  烦恼是我们受苦的原因,但同时,烦恼也是我们解脱的因由。如果我们能在平常的烦恼心行处提起觉照,立意参破这烦恼的本末究竟。时时处处如此用心参究,终可了达烦恼性空,本不可得。如此,烦恼不求断而自然解脱,并且即烦恼可自生应机如宜的智慧,使我们能够在当下的事境中自在无碍,如此名得真实受用。
  可见,解脱烦恼的方法,不应是我们起意去断除,而是即烦恼而参悟。当我们参破了烦恼本质原来如此,了不可得后,烦恼自然不能为碍,我们就能于烦恼而得自在了——这便是智慧。到这里,我们才可以明白,烦恼即菩提,说的是这么一回事啊!
  情感既是烦恼之一,要解脱其困惑,也当如此参究,方能自心性上彻底解脱,而究竟不为所缚。

作者:画家寇月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