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谁真实?谁虚拟?----雅昌首届博友作品展有感

   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充满了悖论。很多人说网络是虚拟的,但这个虚拟的世界却给了我们更多真实的声音和坚强的力量。很多人说网络是游戏的,但我却在其中感受到了更多的真诚和坦率。尤其在雅昌艺术博客,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们不屑、不耻或羞于谈及的理想、艺术、追求、激情反而表现得更加充分,这一时让我产生种种疑惑:在网络与现实之间,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虚拟?而雅昌首届博友作品联展的推出更让我思考: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拟的呢?而基于网络的作品展与基于现实的作品展哪一个更真实,更接近艺术本体,更接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雅昌选择了10位博友:李延声、姜国芳、徐唯辛、刘溢、闫博、黄华三、王克举、于成松、林森、张晨初,其实暗含着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解答。10个名字,10处风景,10种艺术理想,10种人生态度。他们风格迥异,信念坚定,走在不同的路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有自己的艺术之核,稳定而有能量,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浪潮调转船头。正是这种种不同,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审美殿堂,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性和需求去欣赏,也可以遵从标准和规范去审视。可以说,他们10个人代表着十种倾向,而这十种倾向在博客这个平台上扩展开来,便可能产生百种、千种的可能。这正是博客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一个自由而扩张,一个禁锢而封闭,使呈现出了对照之下的诸多有趣之处。

而博友的身份是重要的,正是这一限定,使我们在艺术作品面前保持了个人审美的对等和独立。博客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博友遵从的是平视的对话。也正是这一身份,让我可以平和地进入这10位画家的作品,去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去考虑背后种种的社会潜规则。所以,我以为,这个展览的核心词不在于10位画家,而在于博友。这个展览的重要性也不在于10位画家的名声和影响,而在于它顺应这个时代趋势,是应运而生的产物,是一种新兴技术力量支撑下艺术观的重新整合。虽然不是首创,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将可能成为一种共识:艺术博客必将更加深远地改变我们的艺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10位画家的作品让我们体会到,今天的艺术早已不是技艺的特定展示和个人的情趣风雅,它与政治、经济、时代、风尚、道德、历史、时间等等交织相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时代背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个背景中,而网络无疑是这种载体的最好集结。我相信,艺术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有着更广大的天地。我更相信,艺术不仅是一种概念的拓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面对周遭所发出的声音和举动。从这一点上出发,这10个人对我们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技能和审美体验上的丰富和充实,更会引起我们对人生和社会更多的思考和追问。

真实与虚拟,那一个更吻合我此时的感受?

作者:冯国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