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语言所以不能表达人类情感,完全取决于语言符号的性质特征。语言有着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最初的语言,不过用来表示人类感觉对象的简单称谓或关系,它与表示物一一对应。由于人类具某种对形式要素进行抽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又是为其智力发展而不可压制的本能,从而使语言出现质的飞跃成为必然。其结果,单一的称谓分化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意义,抽象的与具体的,一般的与个别的,即树的概念与具体的某种树。然而,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如果要进行有意义的表达,就必须参与到表达事物的概念综合之中,单独使用毫无意义。既然加入到概念的综合中使用,各概念之间就势必形成一定的关系,久而久之这种关系得以固定,形成一定的语法,句法,形成体系的自身逻辑。这样,语言成分一旦被接受下来,作为句字的含义也就自然的显露出来了。 这种由概念到判断,由判断到推理或着由一堆零碎的材料按照特定的规则形成一个完整语义的过程,显然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过程。由于推理形式符号体系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其表达含义的固定和明确,进而决定了它可以胜任有余地表达确切的事物,确切的关系,确切的过程和确切的状态,可以充当交流沟通的媒介,甚至成为感觉经验赖以进行的构架。但恰恰又是这种表达含义固定和明确,这种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的逻辑结构,排除了它表现情感或内在生命的可能。因为在这个逻辑的结构中包含语言与对象的同一性原则,即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相互排斥,非此既彼的原则。显然,这种静态的,机械的结构,不可能有效的呈现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此非彼而又亦此亦彼的交错,有机的状态。而人类的情感特征,恰恰就在于充满着矛盾与交叉,各种因素互相区别,又互相接近,互相沟通,一切都处于一种无绝对界限的状态之中..........(待续)
作者:孙国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