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杜衍(978-1057),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境内)人。
与范仲淹类似,杜衍的早年也是不幸的。在他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由祖父抚养长大。到他15岁时,祖父去世了,杜衍千辛万苦跑到千里之外的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去投奔母亲,结果继父不肯收留他,杜衍就流落于孟州附近的济源。由于写得一手好字,他便帮人抄书以维持生计。
济源县令会相面,他预言杜衍以后会位极人臣,于是极力撮合当地大富人家的女儿相里氏与杜衍成婚,相里氏的哥哥十分不情愿,他觉得一个抄书匠不会有什么出息,后来碍于县令的面子还是勉强定婚了,他就指望杜衍能给家里的孩子们当家庭教师。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30的杜衍考中进士甲科第四名。在榜下择婿的宋代,杜衍瞬间成了婚市的“抢手货”,相里氏的哥哥着急了,怕杜衍反悔,赶紧拿着厚礼去见杜衍。杜衍说:“婚事已定,我肯定是不会反悔的,只是担心我出去为官之后,家里的孩子们由谁来教呢?”相里氏的哥哥无地自容。
“庆历新政”期间,杜衍接替著名词人晏殊,成为新一任宰相。他积极支持革除时弊,大力提携青年才俊,也因此而获得了很多人的永久感恩和铭记,可惜他刚当上宰相三个多月,就因反对派的攻击而被迫下台。
杜衍很体面地主动辞去相位,此后他有过短暂的外地任职经历,然后就彻底退休了,隐居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从此不再过问政治,闲时就作诗,习书法,以及与远方的朋友们写信,过上了简约的居士生活。南京应天府是京杭大运河的码头城市,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这里,很多人都会顺路去看望一下德高望重的老宰相。没法亲自去看望的,就写信给老宰相,与老宰相谈书法,谈诗歌,让老宰相的晚年生活很有生气。比如韩琦就将自己写的诗寄给老宰相,并且将老宰相的书法刻在石头,又拓成拓片寄给老宰相把玩。
因“庆历新政”失败而回到福建的蔡襄,也经常给老宰相寄信和土特产,有一回又寄了福建茶叶和新鲜荔枝给老宰相。茶叶完好无损,荔枝则早就沤坏了。老宰相给回寄了一封信和一刀非常贵重的纸。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感谢你给我寄来珍贵鲜果,都是不常见的上等果品,只是荔枝经历路途暑雨,损坏了很多,太可惜了。五六千里地送到这里,很是难得,这片心意真是太感人了。
没有特别的礼物表达我的谢意,早年得到四轴绝妙的经白表纸,来自蜀中,给你寄过去,希望能给你的文章添点光彩。东西不多,深感愧疚。
你送的这四銙[kuǎ]新茶很妙,好几年没喝到过了,非常珍贵。(北宋)杜衍 《更蒙帖》 纵26.1厘米 横44.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杜衍擅长草书,这也是杜衍唯一的一篇传世草书。
杜衍送给蔡襄的“表纸”是什么纸?“表纸”与“诏纸”相对,诏纸是皇帝用来书写诏书的纸,表纸是臣子们用来书写章表奏书的纸,是一种上好的宣纸。杜衍送好纸给书法家蔡襄,并且用的是蔡襄十分欣赏的草书,真所谓红粉赠佳人,宝剑赠英雄。
杜衍写完这封信的第二年就在商丘安然辞世,享年80岁。韩琦收到讣告后,提笔写了一篇深情的怀念文章,称他是空前绝后的贤相,无人能毗及。
(本文摘录于《千面宋人》,此书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仇春霞 美术学博士 北京画院研究员)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