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写意油画的勃兴与新的绘画传统
--关于“精神图式--第二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
文/杨卫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和吉林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精神图式--第二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经过各方同仁的共同努力与支持,终于在吉林艺术学院隆重开幕了。这不仅是中国油画界的盛事,也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标志着写意油画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铭记的艺术事件,也值得进行学术梳理与理论总结。
回溯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从其传入中国之日始,中国油画家就一直在试图进行本土化改造。如何将这个外来画种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表现中国精神,曾经令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家为之竭精殚力。从林风眠等人的探索实践,到20世纪50、60年代“油画民族化”问题的提出,再到吴冠中倡导的“形式美”,早已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融入油画创作之中,构成了一条清晰的文脉。但是,将这条文脉明确昭示出来,凝聚成一股艺术创新的力量,还是在新世纪以后,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的成立。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以发展写意油画为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民族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油画,自成立以来做了许许多多颇有学术价值的艺术活动,其中最重要的艺术活动就是推动了写意油画双年展的举办。这是将写意油画纳入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轨迹,构建自我文化形象的重要举措。而随着写意油画双年展的持续举办,则是在扩大其文化影响,不断集结中国油画名家的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油画家参与其中。正是这些年轻画家的陆续加盟,以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介入写意油画,更是在承接前代画家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写意油画。
本届写意油画双年展以“精神图式”为题,区别于首届双年展,主要是以展示新人新作为主。其中的大部分参展画家,均是以往未曾出现的新面孔。但尽管许多画家都是初出茅庐,可他们的艺术表现并不稚嫩。相反,他们吸收前辈画家的创作经验,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艺术思考进行转换,以写意的风格和精神来表现生活,讴歌时代,不仅拓展了写意油画的语义,也丰富了其表现的内涵。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可看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观察视角,既有表达城市生活的作品,如曹志程的《银色小镇》、林丽的《华彩之六》、田野的《守望》、王宪儒的《流年·片宇02》、张立影的《老街——拐角的阳光》等,也有描绘乡村记忆与田野生活的绘画,如巩尊珉的《秋夕共听黄河谣》、郭牧之的《守望》、韩枫的《稻念》、陆南的《冬之恋曲》、王国建的《春染山涧》、王仁祥和齐增波的《走过那片萝卜地》、张波的《和谐暖阳照万家》、赵燕亮的《朝晖》等;既有表现人物题材的作品,如冯静的《似伴长孤》、刘晶的《婚礼进行时》、曲胤达的《老兵高彦发》、孙佳莉的《芳华》、王东的《陌生人的脸庞》、王盈的《夜曳》、吴良孝的《建设者》、尤丽娟的《池中人系列二》、刘学浩的《博斯腾湖捕鱼节系列之六》等,也有再现自然风貌与园林景观的绘画,如高岭的《冬》、孙洪利的《北方山水系列》、孙全义的《塞上清风》、李亮的《西北行之敦煌见闻》、王永昌的《宏觉察籁》、吴瀚的《白山湖畔》、郑方刚的《晨》、郑金鹏的《冬到长白》、周洋的《乱花飞絮》……
而在表现人与物的题材中,这些参展艺术家涉猎的获围也极其广泛,几乎触及到了历史、现实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同样是表现风物题材,有专注于工业遗迹的作品,如蔡涛的《静候晚风》、李帅的《时代的脚步》、么红岩的《北方·北方——吉化印象》等;也有对革命圣地的描绘与对红色记忆的畅想,如贾枝桦的《东方之心·昭山》、张蕾的《印·太行革命旧址》、赵坤的《红色记忆·四平战役攻战西郊军用机场》等;还有对大漠荒原的刻画,如雷璨铭的《痕迹之三》、徐坚良的《天路》等;更有对故园的回望与故土的眷念,如李亚平的《东北老家——雪天的记忆》、栗启龙的《光阴的记忆之38》、刘基的《旅顺老屋》、罗文勇的《石韵》、施俊雄的《老家之二》、王伟的《苏园往事》、辛志福的《守望家园》、杨晓文的《火红岁月》……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对民族和民俗题材的挖掘。比如郭仁海的《竹杆舞》、赵俊的《花香入室春风蔼》、周娟林的《十子日》等,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与民俗文化的视觉特征。此外,还有对静物和室内空间关系的表达,如王海燕的《月月花开》、闫肓帅的《学习的快乐》、张月英的《等待》等;有对动植物的描绘,如艾学峰的《同根同源》、孟庆胜的《葵·语》、夏洁的《桃之夭》、刘仁的《融》等;甚至还有借助物象进行抽象语言的探索,如傅丽玉的《远方的消息》、肖添艺的《迷之九》……
以上都是本次展览的获奖作品,只是整个参展作品的五分之一。但尽管只是冰山一角,却能够以点概面,看出整个展览的大致全貎,即题材多样,风格多元。毫无疑问,这是对写意油画概念的一次解放,也是一种表达的深入。正是这些油画家以自己迥然相异的创作成果,证明写意油画不只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精神视野。在这种精神视野的观照下,写意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式微中重新复活,不仅可以表现现实,也可以挖掘情感,同时,还可以在语言上不断推陈出新,拓展更多艺术表达的可能性。或许,这正是“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吸收更多年轻画家参与其中的意义,也是写意油画形成某种传统之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蓬勃兴起的一个标志。
2021.12.13于北京通州
作者:艺狐在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