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贾又福先生画语录 节选(三百二拾三)

7hVKYZVupssNGfgtzbE1vIaRYgJJA1iUCrb1LdOD.jpg

  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贾又福画集》自序(之四)

  每个画家自有他特殊的心灵、个性、学识、修养,有他特殊的审美情趣,贵在特有,不贵共适。性情最真切的画家,在艺术领域对待生活、大自然的态度,一定是有所爱,有所不爱。在艺术上“博爱”必不真,不真则伪。见什么就爱什么的画家,必定丧失了爱的个性,他不懂爱的价值,而爱得太广,这就必然降低了爱的标准,耗散了爱的力量。什么都爱,就等于什么都不爱。有些评论家,往往过分强调艺术家要热爱生活、大自然的各个方面,无论对什么都要发生兴趣。

S03ZHmH6zP4WmICXWqe9ZygyGScXCrzWKbOl5cNn.png

野渡无人舟自横 51cm×68cm 1986年

F34dCrYYA68QNpjZg06OSTcw7fpFFfRoyW2WjS3f.png

雪晴 21cm×29cm 1985年

  以我之见,是虚伪的,是不可取的。须懂得不爱与爱有同等的价值。强调不爱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懂得去觅寻自己最爱的东西,才有可能爱得更集中、更强烈更深沉。而后以全部心血、全部生命,钟其所爱,才能勇于开拓,获得独有的真知,才能创造有特性的真的作品。因之,一个艺术家,他的艺术领域不必求其大全,甚至可以择一而终,终生相许。老子云: “知而不博,博而不知”,是为学之道,也是求真之道,这也正是我在艺术上深爱深厚北方土,垂青浑莽太行山而不取青山绿水多妩媚的江南秀色之根本原因。想以自己置身艺术的一隅,满足世界上所有人的审美要求,乃是永远办不到的。这也正是永远不会有世界大同的艺术的原因所在。正因为此,世界上多元的、各异的艺术之花才能生生不息,竞相怒放。

tfaG6ribkyah7y6tqrFEfBHnIHAdRRsmsyaoaryF.png

秋光 52cm×66.5cm 1985年

LnkSYOzw8kxJQmcUa9boLHFRw10KAq1mIUtJwl0j.png

​清净世界 49.5cm×70cm 1986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