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30 12:36
《器物精神Ⅲ》
展览时间:
2015-05-01~2015-05-15
展览城市:
广东
展览地址:
大庸堂
主办单位:
广东省高校陶艺委员会
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大庸堂
展览介绍:
寻陶
第一眼见到但东、志荣从四川丹土地运回来的陶器作品,印入我脑海的就是“土地”二字。原始的、朴素的、敦厚的、生命的等等,与泥土相关联的词语。丹土地泥土的气息直直白白的呈现在眼前,没有任何的修饰,与其说他们创作了一批陶艺作品,还不如说他们把巴蜀国泥土气息与能量“搬运”了过来。也许正是这种“搬运”让他们少了一些稚嫩与学生腔,多了一份醇厚与老道。参与了十天全程的烧制陶气的过程,人与作品一样退去了火气,似平变成了温润的陶器的落灰。他们的这批作品不同于“快餐柴窑”烧出来的陶器那样轻薄肤浅,多了一份温厚,色彩变化虽不明显,但含蓄而丰富。正如低沉的低音,更似从山谷中发出深厚幽远的长鸣。
我一直不敢臆想但东与志荣将来的成就,但我喜见他们一步步的成长,当然这里我并没有否认今天他们在陶艺领域的才能。我一直感叹但东一个90后的孩子,对古陶瓷的研究已有自己独到的认知,他痴情古窑地的考证,特别是对民间柴窑有着极浓厚的兴趣,所以促成了他俩这次丹土地之行。志荣的冷静与干净正是他作品的写照,他善于从凌乱的事物中寻求规则与秩序,从规则与秩序中寻求变化。丹土地之行于他最大的意义也许正是中和着更为丰富的感知力,去呼吸泥土的气息,吸收土地的能量,为未来储备创造的可能。
此次,但东、志荣的展览,并不寻求“伟大”的意义,这仅仅是他们对四川丹土地古窑址的一次普通寻访,也可视为他们艺术生涯的起步。他们也坚定着做手艺人的志向,对艺术的信奉与执着,有那么一点“几曾着眼看候王”的劲头。但我们不能不为他俩为我们呈上原汁原味的泥土气息,带给我们泥土的能量而感动。
这是坚实的一步。
——魏华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