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31 00:00
展览现场 5月30日,邬一名作品展在香格纳北京开幕,呈现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12幅纸上水墨作品。从早期观念先行、映照现实的创作方式,到近期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寻真之路,邬一名通过描绘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景,正探究水墨本体的表现性,以及个人意志的投入度。
展览现场
《行道树7》 有别于2012年在香格纳上海举办的“无关时间”,此次展出的作品并无艺术家为身边友人绘制的肖像,而均为防护栏、假山石、盆栽等构成的小景,少了分他人携带的个性化信息,多了些可供外界揣测的可能。选择日常之物,邬一名表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从2007、2008年开始,邬一名逐渐从过往较为符号化的创作语言中抽离,转变。“我不是个可以非常理性思考的人,没有非常明确的道路,只是有个感觉的朝向。作为一名艺术家,总得工作、画画,而不是空等灵感来了再作打算。于是我就从身边熟悉的物象开始,从中发现不一样的点,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显示个人的特性。”
展览现场
《园子2》 场景、物象虽似曾显示,但色彩上的偏差与造型上的错位,引导观者的心理,生成别样的感受。如作品“行道树”系列。树木上的线条被艺术家抽出,在黑、蓝、橙、绿等色块的环绕中,成为了隐身侠。邬一名说,期待观者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和实际描绘的物象越偏越好。”树荫下的光斑、军事使用的迷彩布料,或生活或政治,一切解读,交给了观众。面对当下的创作,虽然有着看似轻松的外表,但邬一名却表示,处于痛苦之中,即如何实现“恰当”这个度。“我们讲究控制,就像中国人所谓的含蓄一样。内在的东西反对完全的暴露与彻底的释放,讲究适可而止。”隐忍其中而非空无一物,邬一名试图减少画面的复杂度,使藏于其中的内在不至于为外在物质化的成分侵蚀。
《菊花2》 探索的过程中,邬一名会在同一景色之中反复试验,以至于个人理想的百分之七八十得以呈现。为此,他并不在意个人创作的表面,是否有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或通过稀奇古怪的变化寻求创作上的刺激。在依旧还不太明确的道路上,邬一名表示,会尽量让自己慢下来,消除外在的条框,于不断实验的过程中前往理想的境地。
展览现场
《三棵树3》
邬一名,1966年在上海出生。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和生活在上海。近期主要展览有:邬一名个展, 安卓艺术, 台北(2014);无关时间——邬一名个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12);在成长,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三周年庆典之香格纳15周年特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2011);肖像,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2010);另一个现场——艺术的计划、概念与想法,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9);他人的世界——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08)等。
搜索
复制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more",王丹艺<em,title="作者:王丹艺 "></e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