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自然的脉络重看水墨精神 郑重宾个展“层层天墙”墨斋画廊开幕

2015-06-01 00:00

  2015年5月30日,郑重宾个展“层层天墙”在墨斋开幕。这一天是墨斋画廊的二周年纪念日,两年前墨斋的首展就是郑重宾的“占物术”。相隔两年,这位艺术家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两年前的“占物术”呈现的是郑重宾代表性的以水墨和白丙烯创作的绘画作品;而这次展览,郑重宾带来了两件重量级的影像和装置作品《运行中的异化之景》和《层层天墙》。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现场,在红色的运动下,逐渐呈现出物质本身的力量感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现场,在红色的运动下,逐渐呈现出物质本身的力量感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现场,线条的运动构成了流动的画面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现场,线条的运动构成了流动的画面 这种材料上的转变,并不是突然为之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郑重宾赴美留学学习装置艺术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诸多的媒介。毕业之后,他重新回到水墨的创作中去,也时常将装置和影像纳入自己的实践。这个展览上的作品,早在两年前就希望在个展上实现,此次应着墨斋两周年的机会,画廊对这两件作品还是相当重视。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现场,山脉的形状,抽象为秩序的蔓延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现场,山脉的形状,抽象为秩序的蔓延 画廊的外门被设计成光滑的反光板,炫目的科技感之外,还映照出天空的颜色。进入画廊的第一个展厅是全黑的,呈现的是影像作品《运行中的异化之景》。个全黑空间的墙面,被改造成具有反光特质的120度角倾斜的空间,而投影仪被设置成的角度,在墙面上呈现出两重的虚影。作品从微观到宏观,放大了自然中线的运动、生命的存在与水墨精神的应和。

绘画作品的局部,具有反光特质的丙烯与墨的融合

  绘画作品的局部,具有反光特质的丙烯与墨的融合 另一件展览的同名装置作品《层层天墙》,位于内部的大展厅中。展厅的墙面同样被改造成具有倾斜角度的,空间有不易察觉的微妙气氛。有折叠感的墙面被具有代表性的白丙烯水墨材料的作品覆盖,光从天顶打下来,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身临其境的力量,正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神所在——一种极具智慧高度的自然观。

作品《层层天光》现场

  作品《层层天光》现场 除了两件大制作之外,三楼展厅还呈现了郑重宾的若干水墨作品。自80年代起,他便将丙烯和水墨融合,并展开了实验。郑重宾从材料、绘画以及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入手,重启了传统绘画中的内在精神。

  展览将持续到8月8日。

来源:HI艺术 作者:曹丝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