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汪寅仙眼中的紫砂

2015-07-03 10:08

  紫砂出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此镇与"景德镇"并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两大重镇。这里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紫砂的唯一产地,也因此而驰名中外。汪寅仙出生于1943年6月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她的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是当地制陶高手。受家庭背景的熏陶,汪寅仙从小就特别的喜爱紫砂陶艺。1956年,汪寅仙从小学毕业,恰逢宜兴紫砂厂招收学员,经过简单的考试,她与其他30名学员起成为了紫砂厂的学徒工,她先后师从知名的紫砂大师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蒋蓉等。学徒首先要从捶泥开始,只有先学会基本的打片子、打泥条后,才能去学做壶身,而后是学做壶嘴、壶把等等……在55年的做壶生涯中,让她和紫砂壶之间产生了一种相濡以沫的感情。

王寅仙---金秋南瓜壶

  在谈论到紫砂壶时,王寅仙曾说道:“紫砂的精髓主要来源于土气息,泥滋味中的山水风骨。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要由纯正的紫砂泥做成以外,还在于紫砂壶的造型要做的神形兼备。”

  紫砂造型源于自然,从紫砂制器有史以来,之间一直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过,它以自然界万物的形象为其创作的源泉,题材多种多样,经众代艺人不断的探索,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风格较为独特的名师巧匠,创造出了不少传世佳作。

王寅仙---曲壶

  汪大师善于把现代的造型元素与紫砂壶艺术相结合。她所创作的"神鸟出林壶",构思简约而又概括,形象而又生动,整体感特别的强,壶身与壶把整个连为一球体,壶嘴看似鸟头,道法与自然,在壶身与壶把之间通过上下不等的虚空间,使得神鸟展翅,经艺术图案的变化所产生了动感,线条苍劲且有力,提握比较舒适,在整个制壶的工艺中达到了取其势、提其形、表其神的艺术效果,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雕塑性艺术珍品。

神鸟出林壶

  在其50多年的制壶生涯中逐渐的形成了她自己的艺术创作价值观,她认为:“紫砂的花货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万物的形态,将这份灵感用来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以及提炼,将之演变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汪寅仙在每次创作的时候,都要面对实物,反复的揣摩,以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情感去把握壶的造型、色彩,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性和灵性。她喜欢把自然界中所见到的美的东西进行提炼、浓缩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并且赋予它们鲜明的个性色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