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什么有很多的问题,但艺术的未来仍然在中国?

对当代艺术的一些认识,与表面的现象恰恰是相反的,比如:

为什么到处是运用各种高科技,声光电的作品,但中国当代艺术仍然看起来筋疲力尽?

当代艺术等于高科技么?

为什么高科技的艺术语言有可能更加保守?

为什么我们艺术教育的理念恰好弄反了?

为什么一台摄像机或电脑可能并不比一只铅笔更加前卫?

为什么东西方艺术教育的方法差异很大?

为什么4年大学的专业学习很可能是一个不断倒退的过程?

为什么不冒险就不会有创造力?

为什么把局部相加得出的结论和从整体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为什么一个浑身缺点的有可能比一个条件更优越的人在未来更有可能性?

为什么细节好、更精致的艺术并不一定更有价值?

为什么不会说英语的艺术家就不是艺术家?

为什么年轻的艺术家不能离开北京?

为什么学艺术的人需要了解经济?

为什么艺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艺术更有可能?

为什么看起来一片糟糕,但艺术的未来还是在中国?

判断一件事物不是靠情绪,而是靠逻辑。

2018年6月21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