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7-03 11:06
近年来,我国美术馆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除数量不断增加,条件不断改善,格局进一步完善外,美术馆在软件方面的专业化建设,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与此同时,美术馆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着力解决好美术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推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而更好地发挥美术馆在整个艺术生态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美术馆界以新的面貌拿出新的作为。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在全国率先对蓬勃发展的美术馆行业进行全面规范。6月1日起,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制定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在上海全市推行,试行期两年,这也是全国出台的首个省级美术馆管理规范性文件。《办法》一经出台,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专家纷纷表示,此前我国已经拥有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条例》,此次《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实施,对全国美术馆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无疑具有很好的探索和示范意义。
对标法律法规
划出“底线”“红线”
对于上海市美术馆建设发展来讲,《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全市美术馆有了指引方向的“健康步道”。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认为,《办法》出台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美术馆这样一个高速、蓬勃发展又面临很多问题的阶段,通过管理办法去规范美术馆建设,使之更加专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出美术馆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具体来说,《办法》将会在进一步鼓励美术馆建设、明确美术馆职能定位、推动非国有美术馆发展、更好地发挥美术馆教育功能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全国性与地方性的美术馆管理办法,《办法》的制定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为依据,充分参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博物馆条例》等中央法律、条例,认真对标,确保具备充分的法律依据。此外,在《办法》制定过程中,上海市文广影视局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论证。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各级各类美术馆82家,2017年全年举办展览723场,吸引观众617万,举办馆内外公共教育活动3357场。由此组数据可以看出,美术馆在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调研中也发现了诸如美术馆的定义、定性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美术馆研究力量薄弱,藏品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对自身与区域的定位等行业问题。
围绕上海市美术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困难,《办法》首次为美术馆定性并划出“底线”,明确美术馆是为公众提供文化内容的公益性机构,“非营利性”是美术馆的基本属性。美术馆职能包括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区别展览馆与美术馆的首要指标是藏品,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办法》还首次为美术馆运营划出了“红线”,即美术馆不得从事艺术作品原作的商业经营活动。这意味着将美术馆与画廊做出了清晰界定。
坚持问题导向
明确规范细则
当前,我国国有和非国有美术馆已超过千家。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美术馆的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应该看到,少数美术馆不具备相关条件,甚至一些商业性的画廊也挂着美术馆的牌子,要防止美术馆这样一个在人们心中具有艺术权威性和公益服务性质的名称被滥用。“《办法》对于美术馆的设立、性质及运营方式等进行规范,明确告诉大家美术馆是干什么的,规范的美术馆是什么样,非常符合美术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这是向美术馆法治化建设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吴为山建议,未来各地在审批美术馆建设时,应该参照《办法》中的相关条例,让地方文化部门介入,考量其是否具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同时要重视美术馆的党建工作,所有的美术馆都应建立党组织,对政治方向进行把关。
在《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看来,《办法》将上海市的国有和非国有美术馆做了统一认证和管理,即采取登记审核制度来确定美术馆的身份,通过依法登记的方式,让公众明白哪些是通过上海市文广局审核并记录在档的美术馆。“这样一来,经营类的美术馆就没有了立足之地,美术馆的管理权问题也明确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办法》虽然为试水性质,但也是势在必行的。”尚辉说。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则认为,《办法》更加注重美术馆的公共服务性和学术性,对于自己在美术馆工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办法》都给出了清晰的界定,比如把美术馆和展览馆区分开来,明确了美术馆的业务建设是以学术为龙头,美术馆应当设立研究部门等。冀少峰说:“实现美术馆转型的必要前提就是学术能力。以前主要突出展览的职能,现在认识到收藏、研究等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美术馆学术能力的高低决定美术馆可以发挥多大的社会效益。”
对于国有和非国有美术馆以往概念模糊、不利于管理等问题,《办法》也做了清晰的表述,尚辉列举了其中的几个亮点:一是《办法》将系统长期陈列作为美术馆的重要功能。二是《办法》对非国有美术馆的身份认定做了界定,即对美术馆的馆址、展厅和藏品库房、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以及稳定的运行经费都做了明确规定。三是统一美术馆法定代表人、藏品管理人员的责权问题,在离任前应对其进行审计,办结藏品移交手续。
藏品属性不明确、资产管理混乱常常会引发一些行业乱象,如,“美术馆”在展厅内明码标价出售艺术品,将公益事业与消费市场混为一谈;美术馆藏品数量与质量严重不足,甚至没有藏品,以展览馆的形式举办临时打包展览等,《办法》也都明确细则进行了规范。例如第二十三条规定:“美术馆应当建有功能完善的藏品数据库。国有美术馆的藏品应当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非国有美术馆的藏品应当纳入本馆的资产管理系统,确保藏品安全”等。
此外,《办法》还明确规定了非国有美术馆的非国有资产要占注册资金的三分之二及以上。“民营美术馆运行的资金量要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否则资金链断了,就经营不下去了。《办法》中鼓励设立公益性基金为美术馆提供经费的方式,有益于美术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介绍,浙江已有少数的民营美术馆开始尝试启用基金会的方式来运作美术馆,成效可期。
积极借鉴《办法》
因地制宜施策
与上海美术馆事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浙江省的美术馆有其自身特点。据了解,浙江省文化厅正在积极推进《浙江省美术馆服务规范》的尽快出台,希望以此为各区县美术馆建设提供标准,包括对美术馆的服务设施、资源、内容、管理、监督以及对外交流做出规范。《办法》的出台,无疑为《浙江省美术馆服务规范》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了依据。
广东省的美术馆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自2015年成立中国首个省级美术馆协会——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以来,广东省美术馆体系更加完善。但广东省文化厅在听取各馆的工作总结时也发现美术馆各有各的做法,美术馆界缺乏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罗一平表示:“广东省文化厅非常重视行业规范的制定工作,积极主导并组织美术馆的力量来推动其出台,同时提出更大的构想,即委派广东省美术馆协会牵头对广东省的美术馆进行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都有分级,唯独美术馆没有,该项工作从去年开始启动,目前已初步完成对广东省美术馆界的数据考察,包括各美术馆的编制、经费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对全省美术馆进行的一次普查。”
据了解,广东省美术馆的相关评价标准和章程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下一步将进入专家论证阶段。罗一平认为,《办法》在坚持公平、明确管办职责等方面做出了表率,但对于具体的细则,各地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上海是直辖市,没有二级、三级城市,而广东省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多个地级市均有市级美术馆,这也造就了广东省内美术馆定位的多样性与地域上的分散性。因此,通过评级,可以使全省美术馆管理规范化、活动制度化、体例标准化,同时促进各地区美术馆加强自身建设。”罗一平说。
对于《办法》中提到的鼓励美术馆加强与互联网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美术馆的努力方向,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颇有感触。据他介绍,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美术馆建设已被纳入深圳市的“十三五”规划中,但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却让美术馆在人员统筹上捉襟见肘。“数字美术馆建设需要很大的人力,国有美术馆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只能通过和社会机构的合作来进行,但在操作和管理中还是有很大困难。”陈湘波建议,未来可以探索改革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理事会、基金会的形式给予法人以足够的权利来配置人力资源,这样才能适应美术馆快速发展的需求。
事实上,进一步加强美术馆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一直是文化和旅游部推动美术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各界都呼吁美术馆能够立法,特别是在美术馆的建设发展方面能够有一个管理办法。尤其是《博物馆条例》实施后,我们近年来也在做一些相应的调研和研讨,但是现在看来,从全国层面立法需要很多条件,也需要很长时间准备。从这个角度讲,上海市先拿出一个管理办法,我们给予大力支持。我想这对于以后从文化和旅游部层面制定相关法规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诸迪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亦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