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未来是什么

  《CHINA窗口1949-2009》终于完工了,从2008年开始构思创作,到2010年才正式完工,两年多的时间就像那一块块瓷板,从灰灰的泥土变成了雪白的瓷板,然后有了立体的形状,渐渐飘满了绚丽的色彩,最终被赋予了生命——如幼童手上的芭比娃娃,在现实和梦境中相依相伴。
  在美国飘零了十几年的贺大田注定了要回来方可以重生,一如黄永玉先生的调侃:“在外面,本事用完了,回来再捡一点。”
  回国之后的贺大田遇到了鄢彩虹、孙麟——两个通晓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的奇人与贺大田长时间探讨了当代艺术的走向、中国瓷器的形式运用、关于国家与民族的宏大命题、中西思维与视角差异与融合,随后贺大田就来到景德镇,开始埋头创作《CHINA窗口1949-2009》。
  因为对陶瓷一无所知,在景德镇走了半年的弯路,但是以贺大田的智慧他很快掌握了民间烧瓷的技巧,经过融合在湖南老家“捡到”的一些东西,包括色彩和技法,走出了一条贺大田的道路,谁也不知道这个是什么路子,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学院派的路子。
  《CHINA窗口1949-2009》的工艺复杂、工序繁多,需要反复烧制,因此坏掉的作品也数量可观,时常令人沮丧;再加上从美国-北京-长沙-景德镇的环境上的巨大落差,作为搭档,我和其他助手们习惯了贺大田从孩童一样灿烂的笑容到抓狂表情的来回转换。
  中国过去六十年的历史被贺大田用大红大紫的色彩讲述得淋漓尽致,贺大田每一个阶段的创作后,我们总会猜想他下一步会怎么做,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奇。
  事实上贺大田正在鼓捣一些立体的瓷器作品,外面有开设了窗户,可以看见里面有很中国的内容,在光线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除此之外,贺大田还在做很多很晶莹剔透的作品的设计,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一个艺术家经历了很多痛苦和愤怒的混沌后,像卫星冲出了大气层,看到了一个通透的世界。
  曾经有位悲观的批评家说过:“中国就是个大染缸”,这个评价或许是2010年以前中国的中肯评价;2010年就要过去了,将来会不会有人这样评价:中国是一个美丽的散发着诱人光芒的瓷罐?中国就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空间?
  如果是,让我们感谢贺大田。
  是为跋

2010年8月3日

作者:柳中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