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年10月21日,《永远的校园——王其钧北京大学个人油画展》开幕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了王其钧三年来创作的以北京大学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油画19幅。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全文如下:
吴志攀校长讲话
尊敬的王其钧教授、
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大学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永远的校园——王其钧北京大学个人油画展”在这里展出,由王其钧教授精心创作的油画作品,将为大家带来独特的艺术和文化感受。王其钧教授只比我大两岁,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审美习惯决定了我们喜爱这种写实风格的作品。
油画《百花齐放》227X180厘米
王其钧教授与北大、与国际文化节有着非常深厚的缘分。自2015年应邀担任北大海外访问学者后,王其钧教授于当年在北大为国际文化节举办了“生命望乡的行吟”个人画展,从“江南水乡”和“京剧国粹”,折射中华大地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深度,丰富了北大的校园文化与生活。
油画《百花齐放》细部1
自那时起,经过三年的酝酿与准备,王其钧教授又为北大创作出《永远的校园》系列作品。19幅画作,以细腻写实的笔触,深入描绘出北大学子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每一个在北大读书、生活过的人都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正如画展主题,也是谢冕先生的同名散文《永远的校园》中所描绘的那样,“这真是一块圣地。……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魂永远绵延。”王其钧教授的画作中,不仅具体而精巧地体现了这一传统的“北大之精神”,也闪耀着国际化和新时代的特点。
油画《百花齐放》细部2
今年是北大的120周年,“北大因你,百廿又新”。北大的师生,北大的校友、北大的朋友,正是如同在场的你我各位,一百二十年以来坚守传统、不断创新,才有了这生生不息、永远青春的校园。我们相信,有中外学生的热情参与、有各界朋友的鼎力帮助,北大的国际文化节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有特色!我们也相信,今天的艺术展活动必将为北京大学增添青春、和谐的国际化色彩。
油画《百花齐放》细部3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王其钧教授,感谢他为北大校园文化所带来新的色彩,为以校园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所做出的贡献!也感谢在画展筹备过程中,校内院系部门和校外相关单位的支持。感谢大家!
油画《百花齐放》细部4
最后,预祝此次展览圆满成功!
谢谢!
油画《百花齐放》细部5
作者:吴志攀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